國際知名移民與財富顧問公司恒理Henley & Partners 日前發布《2025年全球最富有城市報告》,分析全球上百座城市中百萬富翁(資產超過100萬美元)、超級富豪(資產超過1億美元)與億萬富翁(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分佈與變化,為全球財富版圖描繪出最新趨勢。其中美國紐約市穩居世界最富城市,台北市則從39名進步至38名。
恒理發布的報告中指出,美國紐約市以高達38萬4500名百萬富翁穩居世界最富城市之冠,紐約同時擁有66位億萬富翁,顯示全球金融心臟的地位依舊難以撼動。
緊追在後的是美國灣區(舊金山+矽谷),擁有34萬2400位百萬富翁,該地的億萬富翁更高達82位,近十年來成長率高達 98%,已經超越紐約,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已開發城市。
圖/美國矽谷,取自unsplash,攝影: Carles Rabada
亞洲城市也強勢改寫全球財富版圖,其中新加坡憑藉穩定的經濟與稅制優勢,躍升至全球第4,擁有24萬2400位百萬富翁;排名第8的香港,隨著深圳崛起,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受到考驗。排名雖略有退步,但仍名列第8,與雪梨、芝加哥共同組新的首富圈。
在全球前50大百萬富豪城市中,被譽為中國矽谷的深圳以及DeepSeek所在地杭州,分別以 142%與108%的驚人增幅,成為近十年全球成長最快的城市,突顯中國的潛力。另外印度的IT之都班加羅爾,近年已成為全球 IT 服務、軟體開發和創新中心,吸引國內外投資,進入財富成長最快的城市前5名。
台北市以 31,400名百萬富翁名列全球第38名,較去年穩步成長,代表台灣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台北雖未進入前20名,但相較其他亞洲中型城市表現亮眼,仍具成長空間。
圖/台北101,賴永祥攝
排名 | 城市 | 國家 | 百萬富翁 (100萬美元以上) | 超級富豪 (一億美元以上) | 億萬富豪 (10億美元以上) |
---|---|---|---|---|---|
1 | 紐約 | 美國 | 384,500 | 818 | 66 |
2 | 舊金山灣區 | 美國 | 342,400 | 756 | 82 |
3 | 東京 | 日本 | 292,300 | 262 | 18 |
4 | 新加坡 | 新加坡 | 242,400 | 333 | 30 |
5 | 洛杉磯 | 美國 | 220,600 | 516 | 45 |
6 | 倫敦 | 英國 | 215,700 | 352 | 33 |
7 | 巴黎 | 法國 | 160,100 | 277 | 22 |
8 | 香港 | 中國 | 154,900 | 346 | 40 |
9 | 雪梨 | 澳洲 | 152,900 | 224 | 22 |
10 | 芝加哥 | 美國 | 127,100 | 295 | 25 |
11 | 米蘭 | 義大利 | 115,000 | 182 | 17 |
12 | 北京 | 中國 | 114,300 | 316 | 38 |
13 | 大阪京都 | 日本 | 112,200 | 128 | 12 |
14 | 上海 | 中國 | 110,500 | 293 | 35 |
15 | 多倫多 | 加拿大 | 108,400 | 184 | 20 |
16 | 墨爾本 | 澳洲 | 94,000 | 108 | 12 |
17 | 休士頓 | 美國 | 81,800 | 210 | 16 |
18 | 杜拜 | 阿聯酋 | 81,200 | 237 | 20 |
19 | 法蘭克福 | 德國 | 80,300 | 132 | 13 |
20 | 蘇黎世 | 瑞士 | 77,800 | 180 | 10 |
38 | 台北 | 台灣 | 31,400 | 85 | 16 |
數據說明:統計資料來自 Henley & Partners《2025全球最富有城市報告》,顯示2014至2024年間,百萬富翁人數成長幅度最高的前五名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昔日的財富重鎮如倫敦與莫斯科,在今年的榜單中雙雙出現百萬富翁流失危機,倫敦10年下滑12%,莫斯科更高達25%。原因包括稅制變動、政治風險、貨幣貶值與高淨值人士外移。
首爾則是跌幅最大的城市,從去年的第19名滑落至第24名。
圖/倫敦出現財富流失危機,取自Unsplash
恒理執行長史戴芬博士指出,城市若擁有具吸引力的投資移民計畫,能有效吸引全球資產與高端人才。「這些城市擁有共通基因—健全的法律體系、成熟的金融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具備吸引全球人才與資本的投資移民計畫。全球十大富裕城市中,有七座位於設有投資居留制度的國家,為企業家與投資人提供直通財富中心的捷徑。」
新加坡與杜拜的快速崛起,正是得益於友善移民的政策導向,為城市帶來了豐厚的財富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