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雄科技大學主辦的「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4月26日於高雄佛光山紀念館盛大登場,本場次將展出41件典藏作品,涵蓋繪畫、雕塑、攝影、錄像等多元媒材,展現青年藝術的創新能量。高雄科技大學校長陽慶煜表示,本次展出的作品涵蓋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古代與現代的對比,以及對工業社會破壞環境的思考,旨在喚起民眾對這些議題的思考,邀請民眾一起來佛陀紀念館看展。
青藝獎創設於2019年,是全台唯一由大學主辦的藝術獎項。高科大之所以設立青藝獎,正是希望透過藝術美感活動,提升科技大學校園的美感藝術力,培養當代全球職場需要之永續競爭力。青藝獎秉持「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精神,不限主題、媒材與創作類型,鼓勵青年自由揮灑創意。陽慶煜表示,「青藝獎」不僅提供青年藝術家展現才華的舞台,更落實大學推動美感教育的具體實踐。
圖/2025青藝獎巡迴展4月26日舉行開幕典禮。劉芮菁攝影。
在佛陀紀念館舉行的開幕典禮中,陽慶煜致詞時強調:「藝術有潛移默化的效果,透過青藝獎,也希望學生們在想像的過程中產生好奇,在面對很多事情時有熱情、動機去解決問題。藝術作品可以呈現我們在生活、工作上面臨的各種困境、喜怒哀樂。如果未來能引導下一代去欣賞藝術作品,很多人間的苦難、弱勢者的處境,可以透過藝術作品被看見,讓學生們更有同理心。」
高科大自2019年開辦第一屆「青藝獎」,目前已成為國內藝術圈的重要盛事,參賽作品超過3,600件。六年來經專業評審團嚴謹並客觀的選拔,已頒發6件金獎、3件特別獎、以及120件典藏獎,目前典藏作品數量已來到129件。
今年,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展以「近未來之形」為主題,在全台展開五場巡迴展覽,旨在呈現當代社會正面臨的快速變化及挑戰。自2月22日在台北中正紀念堂開展後,將陸續至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高雄佛光山紀念館、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台南的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展出。
圖/2025青藝獎巡迴展以「近未來之形」為主題。劉芮菁攝影。
在南部場次部分,佛光山秉持推廣宗教文化與藝術交流的精神,與高科大合作推出巡迴特展,自4月26日起在佛陀紀念館展出41件典藏作品,包括多件金獎與特別獎得主作品,涵蓋繪畫、攝影、錄像、雕塑等多元媒材。
根據策展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鄭勝華的介紹,此次策展呈現「新的語言體」、「主題與關懷」、「未來的想像」三大主軸。「新的語言體」旨在觀察年輕世代藝術家提出何種藝術語言、賦予何種美感向度;「主題與關懷」呈現創作者如何將自身生命經驗與關懷轉化為藝術形式,得以表現或產生共鳴;「未來的想像」則透過復有潛力的藝術展現,想像未來世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