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樹體育館、土城看守所、樹林大柑園、三峽麥仔園、樹林機五南側、淡海新市鎮等選址著重不受住宅區干擾

新北大巨蛋「5萬人造鎮設計」能辦大聯盟賽?6選址最看重這一點

新北大巨蛋「5萬人造鎮設計」能辦大聯盟賽?6選址最看重這一點 圖/新北市大巨蛋智慧體育園區模擬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5-03-21

想像一座高達75公尺、容納5萬人的超現代化體育館,不僅能提供世界級賽事,更將成為城市新地標——那就是正在積極推進的新北大巨蛋。隨著模擬圖首度曝光,這座具「超時空感」的建築不只是一座球場,還是一個結合運動、娛樂與文化的綜合體,有望改變台灣運動產業的未來版圖。對此,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還以「火車已經開了!」形容這雄心勃勃的計畫,讓人更加期待,當台北大巨蛋營運成功後,隨著新北大巨蛋選址又將拍板,北台灣體育場館的新時代已加速到來。 

伴隨新北大巨蛋選址作業如火如荼開展,負責主導全案的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日前接受電台專訪時,大方公布最新版的新北大巨蛋模擬圖,讓人終於能一睹極具未來感的建築外觀設計。

新北市大巨蛋智慧體育園區模擬圖。新北市政府提供。圖/新北市大巨蛋智慧體育園區模擬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新北大巨蛋最新設計圖走未來現代感!6選址評估最看重「不受住宅區干擾」

同時,他還特別對外信心喊話,表示新北市大巨蛋將是繼台北大巨蛋後,台灣第二座大型室內球場,而且從平面起算,高度預計會達75公尺,比台北大巨蛋74點多公尺還要更高。

而對於新北大巨蛋預計能容納5萬人的超大容量,劉和然認為,以新北市404萬人口來說,地方擁有一顆大巨蛋實在無可厚非,畢竟台北大巨蛋最多已容納了4萬人。

加上新北市選址範圍本身就比台北大,球場周圍的設施配置定能規畫得更加完整,讓未來無論是比賽或演唱會,都能帶給民眾更優質的進場體驗。

新北市大巨蛋6大選址地點。新北市城鄉局提供。圖/新北市大巨蛋6大選址地點。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延伸閱讀

新北大巨蛋6選址淡水贏面最大?決定5關鍵曝,雙北為何要2顆蛋

而目前劉和然則表明,新北市已選定六個潛在場址進行場勘評估,包括板樹體育館、土城看守所、樹林大柑園、三峽麥仔園、樹林機五南側及淡海新市鎮。

依此,劉和然提到,這六大場址除了都位於捷運沿線,地點具有交通便利性外,還會依據另外4大面向來進行綜合評估,如場地本身要方正且面積充足、未來發展潛力要夠、周邊需具備商業設施,以及至關重要的一點,即「不能受到住宅區干擾」,以搭配周邊飯店、旅館、購物中心、運動與休閒設施的規劃,確保商圈能永續發展。

新北市大巨蛋選址的5大要素。新北市城鄉局提供。圖/新北市大巨蛋選址的5大要素。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而新北市長侯友宜預計在8月前,從六大場址中篩選出二個,並於2025年底前拍板定案。循此,劉和然也透露,侯友宜盼「把時間縮到最短」,趕在任內將都市計畫全部啟動完成,「因爲這就等於火車已經開了,開了以後接下來都只能繼續往下走」。

延伸閱讀

三井南港LaLaport開幕2優惠這種人才有!網憂塞車、哈拉影城GG

新北大巨蛋「造鎮」概念可容納5萬人!目標成台灣大聯盟賽、巨星巡迴重鎮

此外,新北大巨蛋還會吸取台北大巨蛋的經驗,進一步優化設計,並參考日本與韓國的球場,如東京巨蛋有專屬飯店,球員可直接從地下通道進入場館,保障選手安全,也避免賽前遭不必要的干擾。

值得一提的是,新北大巨蛋還會以類似「造鎮」的概念來執行,規畫出運動與娛樂並行的綜合體,因爲劉和然期望「這顆蛋不只是比賽場地,而是本身就能成為一個景點,讓市民能夠進去參觀、了解棒球歷史,甚至提供拍照打卡的空間。」

台北大巨蛋。蘇義傑攝。圖/台北大巨蛋。蘇義傑攝。

最後劉和然更重申,新北市、宜蘭、基隆、台北和桃園這五縣市人口總數接近1000萬人,故北台灣擁有兩座大巨蛋,絕對是合理且可行的。

況且新北市有了大巨蛋就能與台北大巨蛋相輔相成,日後承接國際賽事、演唱會等大型活動,「很多大聯盟的開幕賽、熱身賽跟日本的友誼聯誼,甚至一些相關的交流賽,北部都會有很棒的場地」劉和然興奮說道。

尤其,劉和然最衷心期盼的,是未來「真的希望亞洲棒球聯賽可以在台灣的巨蛋舉行」,並爭取到國際巨星全球巡演等精彩活動,讓新北大巨蛋不僅是城市打卡地標,更能成為帶動台灣體育文化發展的重要推手。

延伸閱讀

12強世界棒球讚中華隊沉睡巨人!台北大巨蛋賽程讓大聯盟都驚艷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產業新北市基礎建設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捷運北環段完工時間!士林到新北產業園區20分、劍南路8分
張惠妹演唱狂震台北大巨蛋!遠雄禁阿妹三天三夜再沒巨星敢來?
三鶯線為何等2026通車?新北捷運估1.4萬人進住、485億投資商機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