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台灣近年餐飲業蓬勃發展,便當、自助餐店業種的表現尤為亮眼,2024年店家數量已達1萬176家,衝破一萬間大關,且同年銷售額還來到315.2億元,年增率達21.7%,漲幅位居餐飲業冠軍寶座,顯示國人需求正持續攀升。
不過對此,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出面分析,餐飲業主力業種之一便當業的店數雖然大增,但實際營運狀況也許不如表面的數據樂觀,因為近年外送平台崛起,對便當業者來說無疑是必要的行銷管道,營運成本勢必漸漸拉高,自然使營業額的增長不如外界想像的那樣風光。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Ulisse Pointcheval。(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換言之,賴志昶認為,儘管台灣便當、自助餐店逐年的前景看好,可伴隨疫後民眾消費模式的改變,餐飲業者為滿足顧客需求,當然得面對外送平台的層層抽成。
加上本土物價通膨,原物料頻頻大漲,又更壓縮到業者的生存空間,與此同時,全台便當業家數目前還飆破萬家,顯見民眾選擇多元,業者角逐市場的力道加劇,因此產業規模的成長看似光明,業者背後恐怕人人「壓力山大」,若沒有求新求變,以因應市場口味,隨時滾動調整經營方針,那麼就很容易遭到市場殘酷的淘汰。
業種 | 營業家數 | 年增率 | 銷售額 | 年增率 |
---|---|---|---|---|
便當、自助餐店 | 10,176 | +6.8% | 315.2 | +21.7% |
早餐店 | 19,643 | +2.2% | 355.7 | +11.1% |
麵店、小吃店 | 62,569 | +2.9% | 1,287.3 | +9.3% |
連鎖速食店 | 2,169 | +0.1% | 700.2 | +7.6% |
餐廳 | 37,349 | +0.7% | 4,275.2 | +6.3% |
咖啡館 | 4,851 | +5.8% | 260.4 | +5.9% |
手搖飲店 | 16,049 | +1.3% | 567.8 | +5.6% |
循此,賴志昶也進一步補充,細看各縣市數據,便當產業想維持高營業額,仍需地方人口或產業人口的加持。因此根據數據資料,他發現便當業者營業額前幾名的區域都落在都會區,而除了六都以外,就屬宜蘭縣的便當業銷售額最高,不排除是因為當地屬於觀光的一級戰區,一年四季都有旅遊話題,應運而生的就業人口能支撐一部份需求。
圖/台鐵便當是網友心中津津樂道的流量密碼。
此外,宜蘭縣在2024年疫後國旅仍存有餘溫的情況下,區域熱門景點還是能湧現人潮,加上知名的福隆便當所在地福隆站,即位處新北、宜蘭交界,又為區域的便當業者創造話題性與源源不絕的商機。
縣市 | 營業家數 | 年增減率 | 銷售額 | 年增減率 |
---|---|---|---|---|
1. 高雄市 | 1,414 | +3.9% | 49.7 | +11.3% |
2. 台中市 | 1,499 | +5.5% | 45.4 | +29.1% |
3. 台北市 | 1,136 | +10.8% | 40.4 | +28.5% |
4. 新北市 | 1,189 | +9.3% | 36.1 | +32.7% |
5. 桃園市 | 763 | +6.9% | 33.4 | +25.9% |
6. 台南市 | 981 | +6.3% | 28.5 | +9.5% |
7. 宜蘭縣 | 166 | -2.9% | 15.9 | +12.8% |
8. 彰化縣 | 548 | +9.2% | 10.1 | +22.6% |
9. 屏東縣 | 512 | +7.3% | 9.9 | +4.6% |
10. 新竹縣 | 230 | +2.2% | 8.2 | +42.6% |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台灣人熱愛美食,國際眾所皆知,因此當龐大內需帶動供給量,同時餐飲業的起步門檻又比較低,自然讓該業種成為許多人創業的第一步與首選。
但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依舊提醒,本土原物料飆漲,加上疫後外送平台崛起,大大改變了行銷生態,同時,全台各地的店租又蠢蠢欲動,各因素都是侵蝕餐飲業者獲利的可能元兇。
況且,當業者做出一定的營業規模後,想進一步走入資本市場,也免不了要跟各大餐飲品牌集團爭奪市場,所以綜觀來看,個人化餐飲業者想拚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其實是一項艱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