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萬物飛漲,不只農業部統計,白米全國年平均價格連5年調漲,漲幅達9%。主計總處也公布1至10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比2023年同期上漲2.19%。
循此,104人力銀行於2024年6月7日至9月25日,特別針對414名國內大專院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高達60%的大學生認為,自助餐的漲價令人最有感,其次為53%學生認為的手搖飲,接著是47%人提到的早餐,尤其是三明治、蛋餅和飯糰等品項,價格皆不斷上揚。
因此,在北部學生平均每週餐飲花費2443元;中部2297元;南部2271元,資金十分有限的情況下,34%的大學生坦言,每次考量到價格就會放棄雞排、鹽酥雞等台灣傳統小吃;而另外29%的學生,則選擇放棄速食如漢堡、炸雞、薯條等炸物。但當然也有26%的學生照常消費,未捨棄自己原來的飲食偏好。
圖/取自freepik。(示意圖)
顯見,面對物價節節攀升,國民美食價格持續調漲,或多或少讓部分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原因不外乎,零用錢變相因食物價格抬升而縮水,休閒娛樂等生活品質全都難以兼顧。
同時,觀察104人力銀行統計資料可知,已有38%大學生對於經濟負擔感到壓力,甚至出現憂鬱和焦慮等情緒。其中,超過6成的大學生都抱怨「物價愈來愈高,基本生活費根本不夠用。」
圖/104人力銀行提供。
對此,104人力銀行官方學生社群IG,為了讓大學生不再淪為月光族,特別祭出三招開源節流的妙計,包括:
由於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兼職工讀,除了能累積工作經驗與人脈,還可增加收入,故此時,若打工單位還提供員工餐食福利,那簡直就像神隊友,定能大幅減少學生的餐費支出。
舉例而言,像是在104人力銀行網站上,只要搜「供餐」關鍵字,兼職職缺就多達逾1000筆,業務範疇涵蓋教育業務助理、牙醫助理等。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Priscilla Du Preez。(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相信大學生們都知道,無論超商、量販店,還是生鮮超市,許多店家通常都會在特定時段,推出價格相對優惠的即期品,如全家便利商店的「友善食光」、超商7-11的「i珍食」,以及便利商店萊爾富的「惜食食堂」。
所以每逢月底,大學生們不妨鎖定即期品,享用品質相同,價格卻更便宜的食品,減少飲食支出,避免走上「吃土」命運。
圖/取自Unspalsh。攝影者Kaihao Zhao。(示意圖)
有在關注校園各類型活動的學生,一定留意到,學校經常不定期舉辦講座,而且許多開放飲食的場所,還會準備下午茶點、便當餐盒供出席者免費索取。因此大學生務必把握機會,在參與沙龍論壇增廣見聞的同時省下一餐,一舉多得。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Papo Fermentado。(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