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選戰在即,近幾年地方首長施政是否讓民眾有感,聯合報透過數據,檢視六都首長各項政策承諾與施政具體成果。其中,攸關居住正義的房價問題,10年來六都中台南市漲幅最大、高雄市獲得中央社宅挹注資源最多。
高雄自台積電進駐設廠後房市衝飛,房價已看不見天花板,市長陳其邁加速興辦社宅急起直追,亦開辦多元住宅補貼方案企圖落實居住正義,但至今市府自建及修繕完工的社宅,僅供給608戶,六都倒數第二。
高雄房價翻漲,單從全市近10年平均房價來看,就大漲逾57%,壯世代懊惱太晚買房,年輕人感歎生不逢時,民怨四起。市長陳其邁喊出增建社宅、擴大租金補貼競選政見,其中囤房稅於上任七個月後上路,用來貼補社宅等租金,助弱勢民眾有房可住,但買房依舊是小市民的天邊夢。
圖/高雄市首座新建型社會住宅—「凱旋青樹」,由高市府委託荷蘭麥肯諾(Mecanoo)建築師事務所與趙建銘建築師進行設計。高雄市政府提供。
30歲洪先生在高雄想買房,房價太高無從下手,他說,政府打房不見成效,有錢的投資客愈富有,沒錢的青年依舊「無殼」。在鹽埕區租屋的張先生,年輕時沒想置產,5年前在市區看樓1坪約20萬元,現在漲破30萬元,存款速度根本望塵莫及。
高雄近10年房價每坪15、20萬元,去年漲至25萬元至50萬元不等,豪宅區單坪最高價達84.7萬,創南部天價。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4年高雄房價所得比為7倍,2023年約10倍,一般家庭不吃不喝,10年才能買房。
圖/高雄市近10年平均房價、房價所得比。取自聯合新聞網,王昭月製表。
房價推升主因科技、交通等建設利多,土地飆漲也助長房價,近期遠雄集團看好高雄發展,狠砸136億元買下林商號合板鼓山區土地,換算單坪逾200萬,寫下南台灣最大筆單一金額土地交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說,高雄房價年年走高,農16、美術館指標熱區房價均三級跳,大家買的房子愈來愈小,屋齡卻愈來愈老。10年前平均購得屋齡為15年,10年後變28年,再過1、2年恐跨越30年老屋門檻。
高市府以興建社宅、應用囤房稅折減租金等作法因應高房價,財政局長陳勇勝說,高市每年囤房稅收入約3億元,用來折減社宅租金、增額租金補貼及補貼首購房貸利息等。
圖/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政府提供。
被喻為「小英男孩」的陳其邁,任內並攜手中央衝社宅數量,興辦總戶數將達2萬9275戶,其中中央就占2萬6189戶,高居六都第一,比起次多的新北市,多了逾9500戶,令其他縣市稱羨不已。陳不只一次自誇,市府只要幫忙找地,提供行政協助,中央就來蓋,「何樂不為」。至於高雄自建案社宅,目前僅完成前市長陳菊任內規劃、韓國瑜時代開工的「凱旋青樹」1案,含修繕完成共608戶。
社宅供應速度追不上房價飛漲,民進黨市議員湯詠瑜認為,因台積電來,市場出現預期心理,因此後端交易資訊透明化很重要,可降低賣方墊高房價。國民黨市議員陳麗娜說,營造成本不斷提高,近來甚至傳出社宅包商棄標,陳其邁選舉時把社宅列入主要政見,上任至今一棟都還沒蓋出來,等待社宅真的太難了。
延伸閱讀
川普施壓救英特爾…台積電會接手嗎?魏哲家發言透端倪
經典賽/得點圈5支0遭完封…中華隊拚加賽
尼加拉瓜先晉級 川普礦產提議澤倫斯基反彈 「不會讓十代烏克蘭人埋單」
本文轉載自2025.02.07「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