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台中市區民生路巷弄,一座繁花似錦的外牆映入眼簾。走近一看,一棟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宅悠然矗立。這棟「民生路老宅56-3」原為日治時期的官眷宿舍,如今在主理人謝艾婷的精心打理下,已轉生成台中上班族的聚會場域,更是台中藝文創作者、青年創業者初試啼聲的實驗場。
「哈囉你們好!是來參觀老宅的嗎?」
踏入老宅,謝艾婷熱情招呼預約到訪的客人,簡單介紹環境並端上茶水與甜點。古樸典雅的屋內,陳設著各種在地創作者的藝術展覽。仔細一看,周遭的老式家具、古著旗袍,甚至書架上的刊物,全部都是策展。和式房間的書桌上,還有個充滿溫度的手寫文字體驗攤。就連供應的下午茶點心,都是來自台中在地品牌「旬食」的和菓子。
不只是靜態展出,謝艾婷運用異業合作的專長,在老宅舉辦各式活動。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執行最久的專案「下班族聚會」,一開始是串聯在地品牌的創業者分享會,後來延伸到花藝課、音樂表演、手作甜點課等各種活動,有時還將參與者「帶出場」,來個走讀之旅、創業品牌參觀,或是運動健身流流汗。
圖/謝艾婷租下這棟隱身在台中舊城區巷弄的百年老宅,為老宅開創新生命。劉芮菁攝影。
「下班族聚會」舉辦至今已經5年多,累積了一群「固定班底」。每週三晚上,台中市的上班族們聚集在老宅,分享生活經驗、討論創業想法,他們不僅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開啟異業合作的契機。
調香師Rika原本是來參加「下班族聚會」,和其他參與者熟識後,發現可以一起辦課程,後來也順利和一位表演藝術工作者合作,在老宅開設結合寫字和調香的課程,帶領學員把文字調成香水,或用香水寫出一首詩。
Rika說,參加老宅活動的客群都是需要一些生活質感的人,他們在工作以外都有其他興趣。對她來說,參加老宅活動可以認識很多有趣的人,開啟其他合作機會。
「這裡的氛圍很好,每次我來跟Ivy(謝艾婷)討論,都會很想回去工作,想要寫很多企畫。」Rika笑著說。
圖/民生路老宅內每週三固定舉辦「下班族聚會」,成為台中舊城區上班族的交流場域。民生路老宅56-3提供。
這棟老宅本身也充滿故事。它最早是日治時期的官眷宿舍,屬於「台中州廳附屬建築群」之一。但和周邊其他建築不同的是,這棟老宅後來輾轉出售給林姓屋主,此後一直是私人建物,扮演著家宅的角色。而租下老宅的謝艾婷,也希望維持「家」擁有的歸屬感,將老宅打造成下班後和回到家之前的過渡空間,像是屬於大人的社團辦公室。
她說:「在這個過渡的地方,你可以看到、聽到跟體驗到很多新奇的內容。」
作為七年級生,也是台中在地人的謝艾婷,笑稱自己是這座老宅的「宅主」。新聞系畢業後,她先去媒體業工作,後來短暫去做地方刊物,又進入電影產業從事行銷與企劃執行,並從中發現自己在異業整合行銷、活動企劃上有天賦。工作數年後到英國打工度假,運用整合行銷的專業在英國自由接案。
2019年,她從英國返回台中,開始尋找適合自由接案工作的辦公空間。尋尋覓覓後,偶然在租屋網站上看見這棟老宅的出租資訊,立刻被它獨特的氛圍所吸引,與父親一同前往看屋後,就決定租下這棟老宅。
圖/老宅作為「大人的社團辦公室」,為上班族們帶來歸屬感。民生路老宅56-3提供。
但是,要承租這棟老宅沒有這麼容易,一方面是競爭激烈,有意承租的人非常多。另一方面是房東對這棟老宅感情很深,希望承租者可以尊重老宅承載的回憶,於是請有意承租的人對老宅的用途提出具體規劃。
為此,謝艾婷特別準備一份經營提案,說明希望透過展覽、聚會、異業合作等方式,讓這棟老屋成為台中舊城區的一個文化場域。幸運的是,這份提案脫穎而出,她也運用過去在業界累積的專業,開啟老宅的第二人生。
承租之後的老宅,除了打掉客廳一道主牆作為較大的活動空間外,皆保留原有格局。屋內的門窗、花磚牆皆為原本樣貌。每當房東帶著高齡90多歲的老母親前來探訪,這位老奶奶都會說,把住了一輩子的家租出去讓她超捨不得,但很高興看到老宅被照顧得很好,也深懷感謝。
圖/謝艾婷租下老宅後,打掉客廳一道主牆作為較大的活動空間,成為「下班族聚會」的主要活動地點。劉芮菁攝影。
現在,老宅不僅僅是放鬆交流的場域,也成為青年創業者的實驗場。環視屋內,從手寫文字設計家「喬心誌」體驗攤,手工訂製服「講話」、古著旗袍寫真「莞洱」展示的服飾,到老件家具品牌「酷庫」的櫃子,無一不是台中在地品牌。透過老宅,青年創業者可在低風險下測試市場反應,或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開發新的專案。
「我希望在我們和這個房子相遇的過程中,把它的好保留下來,也讓大家自己去開發對老房子的想像。」謝艾婷觀察,在老屋創業沒有想像中容易,很多人創業常常咬牙租下一棟老屋,斥資修繕開店後,沒二三個月就收掉。但如果先從老宅這裡開始嘗試,從中檢討、改善再出去創業,可以增加成功機會。
「老宅希望扮演過渡的角色,讓年輕人有機會。你有好的專業跟想法,又想在老屋裡創業,那我們或許可以成為你創業的第一階段。」
圖/手寫文字設計家「喬心誌」在民生路老宅設體驗攤,除線上經營外也可與粉絲互動。劉芮菁攝影。
儘管「民生路老宅56-3」已經營超過五年,但周邊環境正面臨變遷。台中市政府計畫在附近建設立體停車場。一旦動工,將可能影響老宅的環境,不僅有噪音問題,採光也可能受到影響。也許未來的某天,老宅也會面臨消逝的命運。
但無論未來如何,民生路老宅已成為台中舊城區的重要文化節點。從一座個人工作室走向「地方創生與青年培力」之路,今年謝艾婷更爭取文化部、教育部計畫,邀請對老屋活化、地方文化有興趣的青年加入創業者小聚等活動,讓老宅成為青年進入地方工作的第一站。
她也期待,未來能串聯更多創意品牌與異業合作,激發有趣的火花。「只要我們跟這棟房子還有緣分,我會盡可能讓它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