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夜市馳名全球,其中,位於台北市中華路週邊的南機場夜市,比起「士林夜市」「逢甲夜市」「六合夜市」,可謂是「隱藏版」,惟近期因實境節目《夜市王》播出介紹後,竟從「女二」「女三」變成了最佳女主角。
最主要原因,正是南機場夜市有著更庶民、更素顏親切的真實美感,以濃厚在地氛圍與平民價格,比下國內許多夜市,因過度創新卻大失美食的現象,也鮮少發生標榜著國際,於是物價過度哄抬的情形。
循此可知,一開始南機場夜市並未奢望走向國際舞台,主要想服務本地居民,當中許多經營多年的老字號攤商,都默默且紮實地提供傳統台灣小吃,但美味終究是藏不住的,後來有許多店家獲得了《臺北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
圖/取自Flickr。攝影者Yu tptw。CC BY-SA 4.0。
然而,名為「南機場」,該夜市卻並非位在任何機場的南方,所以老饕千萬若跑到松山機場附近朝聖,絕對遍尋不著。但,實則追溯南機場夜市的緣起,還真的跟機場有關。
事實上,南機場地區源於日治時期,當時該地是日軍南機場的一部分,主要用於飛行訓練和航空相關活動。國民政府遷台後,這片土地就不再用作機場,逐漸轉型為居民區。
圖/取自Flickr。攝影者C.楊。CC BY-SA 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21865565@N07/38450395262/sizes/l/
直到1960年代,當時該地區開始聚集許多小販和攤商,為附近居民提供生活用品與食品。隨著周邊社區發展,人流逐漸增加,夜市也逐漸擴大。
因為南機場地區多是早期移民與工人家庭的聚集地,居民對平價且多樣化的飲食需求大,促使夜市成為重要的生活補給場所。
正因如此,南機場夜市更具「庶民風味」,展現出強烈的社區個性。許多攤位更是代代相傳的好美味,熟客與攤主如好友般互動,與一般銀貨兩訖的觀光夜市,多了一股濃濃人情味。
同時,其料理保存濃厚又道地的地方特色,尤其傳統的台灣味,征服許多老饕和當地人的味蕾。攤販以追求品質和份量見長,許多傳統台灣小吃,如雞肉飯、麻油雞、筒仔米糕,更吸引許多北漂的中南部民眾,專程前去尋找媽媽的味道。
圖/取自臉書「嘉義噴水雞肉飯」。(示意圖)
但,儘管南機場夜市內既有傳承多年的老牌攤位,許多新一代接棒的推主也勇於嘗試創新菜色。只是他們仍以傳統味道為基底,加入新穎的調味和料理手法,即在菜色的老靈魂當中,加上更時興、更能登大雅之堂的的包裝。
另外,由於過去多年來的低調和隱藏,南機場夜市與寧夏夜市一樣,仍呈現「原汁原味」的台灣街頭攤位樣貌,狹窄的街巷、花團錦簇的攤位,給人回到舊時台灣市集的穿越感。
雖然,人們對美食的評價、夜市的喜好,可謂「各花入各眼」,各擁支持者。但這個曾是機場的南機場夜市,體現的無疑是「國民美食」的獨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