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養鵝場的創業奇蹟!向天歌如何奪下數發部的創業冠軍?

雲林養鵝場的創業奇蹟!向天歌如何奪下數發部的創業冠軍? 圖/向天歌農業在密閉式養鵝場上鋪設太陽能板,用售電收入打造還款現金流。顧及鵝舍的生活環境,更不忘在太陽能板間留下採光。向天歌提供。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4-12-31

位於雲林四湖鄉的「向天歌創新農業公司」,是蔡英地放下科技主管高薪、返鄉接手家業後的驕傲成果。在2015年禽流感重創台灣養鵝業後,他以創新思維結合智慧科技,打造密閉式養鵝場,徹底解決禽流感威脅,並憑藉綠能與循環經濟實現永續發展,讓他從全國149個創業團隊脫穎而出,贏得2023年數位發展部的全國創新創業競賽冠軍。

就如同台灣許多沿海鄉鎮,雲林縣四湖鄉長期以來面臨土壤鹽化的問題。由於不利於耕作,當地以畜牧產業為主。身為農村子弟的蔡英地從小在四湖鄉長大,家裡第一個養鵝場就蓋在學校旁,下課後幫忙撿鵝蛋是他的童年回憶。成績優異的他,儘管畢業後到北部打拼,一路考上會計師、擔任科技公司主管,心裡對家鄉仍有眷戀。「學有所成後回鄉」這句話,一直是他在北部打拚時迴盪在心底的聲音。

2015年,蔡英地迎來人生最大的轉捩點。那年台灣爆發嚴重的禽流感,全國約有8成的鵝被撲殺,家中的養鵝事業也遭受嚴重打擊。剛好那年他40歲,促使他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怎麼走。最後,他決定辭去北部的工作,回鄉接手家裡的養鵝場,並在2018年創立「向天歌創新農業」。

向天歌創辦人蔡英地為雲林子弟,2015年返家接手養鵝場,一手打造出「向天歌創新農業」。黃菁慧攝影。圖/向天歌創辦人蔡英地為雲林子弟,2015年返家接手養鵝場,一手打造出「向天歌創新農業」。黃菁慧攝影。

他笑稱:「蔡英地的血液裡就是留著鵝的血。」蔡英地認為,他終究要回到老家從事養鵝產業。也因為是農村子弟出身,他希望大家看到農業很有競爭力的一面,而不是抱持著「夕陽產業」的刻板印象。

結合智慧科技與防疫技術 重新改造養鵝場

要克服養鵝產業的問題,首要挑戰是必須完全杜絕禽流感,因為一旦感染禽流感,鵝就是死路一條。而傳統的開放式養鵝場,容易讓鵝接觸到其他鳥類,甚至連鳥類的排泄物都可能傳染禽流感,因此蔡英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讓鵝完全與其他鳥類隔離。

延伸閱讀

返鄉青年的逆襲!年均28歲的偏鄉小農,如何攻破全台200家通路?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為此,蔡英地引進智慧科技,打造出密閉式養鵝場。為了降低人帶病毒進入禽舍的風險,養鵝場全程自動化營運,管理者可用手機遠端控制溫度、濕度等數據。自動化營運後,養鵝場從每天要進去巡兩次,變成每天一次,最後到三天巡一次,不僅省時、省力,還大幅降低感染風險。

向天歌農業採密閉式養殖,並以智慧科技進行遠端管理,大幅降低了感染禽流感的風險。向天歌提供。圖/向天歌農業採密閉式養殖,並以智慧科技進行遠端管理,大幅降低了感染禽流感的風險。向天歌提供。

為控制禽流感擴散,另一重要任務就是抓出生病的鵝。這部分蔡英地借助父親的養殖經驗,發現鵝發燒後會到水池裡降溫,所以只要找出在水池停留太久的鵝,就能掌握狀況。因此蔡英地和中興大學的教授開發一套追蹤系統,透過在水池上架設鏡頭搜集鵝隻停留在水池中的數據,抓出生病的鵝,成功控制疫情的蔓延。

延伸閱讀

亞洲唯一獲選TOP7智慧城市!雲林如何翻轉農業,打造永續新典範?

用綠電打造還款現金流 支持養鵝場營運

蔡英地的智慧化養殖場獲得初步成功,但緊接而來的挑戰是該如何償還建置養鵝場的貸款。當時正逢政府推動再生能源,因此蔡英地在鵝舍屋頂加裝太陽能板,不僅將鵝舍的運作提供電力,每月售電的現金流還能償還貸款。顧及鵝舍的生活環境,蔡英地不忘在太陽能板間留下採光,實現養鵝業為主、綠電為輔的經營模式。

延伸閱讀

第一份創生團隊普查報告:資金與人力不足是最大阻力,盼與企業更多合作

重視循環經濟的蔡英地,連養殖廢水也毫不浪費。他將廢水溢流到臨近的農田,發現澆灌到的區域作物長得特別好,因此找到了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方式。這個策略解決了四湖鄉因靠海導致土壤鹽化、不利耕作的問題。蔡英地與父親也在農地上種植玉米、牧草,作為鵝的飼料,形成友善的循環農業。

成立「鵝舖子」拓展市場 讓鵝肉走入家庭餐桌

現在,蔡英地的「向天歌創新農業」已經有4個養鵝場。為了擴大市場,蔡英地又在2021年建立「鵝舖子」的品牌,瞄準鵝肉產業的冷凍加工市場。因為台灣的鵝肉市場有8成進到鵝肉店,供給過剩時只能降價求售。為避免過於依賴鵝肉店通路,蔡英地跨足食品業,積極打開鵝肉市場,希望讓鵝肉能進入一般小家庭的餐桌。

向天歌農業成立「鵝舖子」品牌進軍食品加工市場,開發多款鵝肉調理包,讓鵝肉走入家庭餐桌。向天歌提供。圖/向天歌農業成立「鵝舖子」品牌進軍食品加工市場,開發多款鵝肉調理包,讓鵝肉走入家庭餐桌。向天歌提供。

鵝舖子積極開發鵝胸、鵝腿等小包裝的調理包,並透過網路、市集銷售。蔡英地說,今年初公司已經成立食品廠,未來目標將瞄準實體通路,盼能讓更多民眾享受到鵝肉的美味。

 向天歌的密閉式養鵝場不僅是智慧農業的典範,也實踐了循環經濟與永續環境,為農業經營帶來新思維,因此在2023年獲得第5屆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創業歸故里創新創業競賽全國冠軍。未來,蔡英地將持續推動農業轉型,讓更多人看見農業的可能。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雲林宗教觀光霸台搶「最偉大準縣市」張麗善文資保存戰台南古城
全台最香4大泡麵土地公廟!信徒7天嗑6萬碗,看海吃供品享平安
雲林5奪政府奧斯卡獎!張麗善一念間讓台版非洲成「矽谷糧倉」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