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青年的逆襲!年均28歲的偏鄉小農,如何攻破全台200家通路?

返鄉青年的逆襲!年均28歲的偏鄉小農,如何攻破全台200家通路? 圖/黃衍勳與胞弟黃衍景聯手創立微醺農場,運用智慧科技並打造產地直銷的通路,聯合小農創造規模經濟。黃菁慧攝影。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4-12-31

作為台灣的農業大縣,雲林長期面臨人口外流與極端氣候挑戰。但返鄉青年黃衍勳打破了這個迷思。他創立的微醺農場,結合智慧科技與創新經營,建立起由28人組成、平均年齡28歲的年輕團隊。透過小農們團體作戰,黃衍勳的銷售通路讓小黃瓜年產量達到200公噸,更成功供應全台200家早餐店、便當店等下游通路。這場農業革命,不僅改變了農業,也為偏鄉注入新活力。

走在雲林縣水林鄉的產業道路,一望無際的田裡,農作物井然有序地栽種,盡頭的海岸矗立好幾隻風機,象徵農業正朝綠色經濟轉型。這裡是黃衍勳的故鄉,他從小和親朋好友田間、溝裡奔跑。長大離家讀了分子生物學、生命科學,又在外工作2年後,黃衍勳仍懷念故鄉的土地,於是帶著生物學的專業,毅然回家創業。

不同於多數農業二代,黃衍勳是一名從無到有的開創者。回家後,他先從民宿做起,跟著父親養鰻,又自己創業養泰國蝦。為了增進農業知識,黃衍勳還到虎尾科技大學所開辦的農民大學進修,同時在農場實習,從學徒做起。累積足夠專業與經驗後,黃衍勳選擇小黃瓜作為主要作物,2016年在創立「微醺農場」。

延伸閱讀

亞洲唯一獲選TOP7智慧城市!雲林如何翻轉農業,打造永續新典範?

導入自動化控制技術 提升小黃瓜產量與品質

實際投入農業後,黃衍勳注意到農業最常面臨產量不穩、缺乏通路的困境,也正因為產量不穩,尋求穩定工作的年輕人往往無法配合季節性的採收時間,連帶產生缺工問題。對此,黃衍勳決定透過「規模經濟」來解套。他選擇小黃瓜為主要作物,就是看準小黃瓜最能企業化經營的潛力。

微醺農場獨家開發出一套「溫室環境控制系統」,透過感測數據自動調整溫室的環境條件,例如溫度、光照與濕度。黃菁慧攝影。圖/微醺農場獨家開發出一套「溫室環境控制系統」,透過感測數據自動調整溫室的環境條件,例如溫度、光照與濕度。黃菁慧攝影。

為了讓作物產量更穩定,連帶解決缺工問題,黃衍勳為農場導入智慧科技。他以自身的生物學專業,結合胞弟的「自動控制」專長,加上友人軟體開發協助,獨家研發出一套「自動配比養液系統」。這套系統可精準控制作物所需的氮、磷、鉀、鈣、鎂比例。微醺農場還獨家開發出一套「溫室環境控制系統」,透過感測數據自動調整溫室的環境條件,例如溫度、光照與濕度。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延伸閱讀

雲林5奪政府奧斯卡獎!張麗善一念間讓台版非洲成「矽谷糧倉」

結合這兩套智慧系統的運作,小黃瓜的生長更穩定,還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與時間。這兩套系統還能遠端操控,讓員工不需要頂著大太陽在溫室裡工作,破除一般人對農民的刻板印象。

微醺農場的小黃瓜採離地介質栽培,可避免病菌感染,使植株強健,生長快速。黃菁慧攝影。圖/微醺農場的小黃瓜採離地介質栽培,可避免病菌感染,使植株強健,生長快速。黃菁慧攝影。

建立「產地直送」產銷平台 聯合小農加入團隊作戰

而要解決「缺乏通路」的問題,黃衍勳創建了一個產銷平台,透過產地直送,讓農場跳過傳統拍賣市場,直接將小黃瓜銷售給早餐店、便當店等中大型通路。他的策略大幅縮短供應鏈,不僅讓小農利潤增加20%以上,甚至連不符合市面標準的品項,亦即被列入「格外品」的小黃瓜也能以接近有機價格售出。此外,小黃瓜的花可以銷售給日式料理作為擺盤裝飾,農場更獨家開發小黃瓜的氣泡酒,實現資源的全面利用。

經營成功後,黃衍勳毫不藏私地向農友、後輩們分享自己的專業與經驗。他培育了6組創業青年,讓他們的衛星農場加入產銷平台,一同分享訂單與市場資源。不同於一般人要8到10年才能回本,他希望協助農民在5年內回本。「我跟其他大規模的農民最不一樣的是,我是把通路分享給他們,縮短了他們的回本年限。」

微醺農場打造「產地直銷」的通路,將小黃瓜供貨給全台約200早餐店、便當店等通路。黃菁慧攝影。圖/微醺農場打造「產地直銷」的通路,將小黃瓜供貨給全台約200早餐店、便當店等通路。黃菁慧攝影。

向農友、後輩傳授經驗 優化台灣農業的管理模式

黃衍勳觀察到,絕大多數的農業工作者都不是本科系出身,缺乏土壤學、肥料學、植物生理學等農業必備的專業知識,因此常常被騙,走了很多冤枉路。他積極向其他農民傳授自身經驗,就是希望幫助他們成長,優化台灣農業的管理模式,並讓小農們用聯合作戰的方式達到規模經濟,一起壯大市場。

黃衍勳說:「小農要合作來擴大規模經濟。擴大它的產量,就有競爭力。」

延伸閱讀

雲林宗教觀光霸台搶「最偉大準縣市」張麗善文資保存戰台南古城

從2016年至今,黃衍勳逐步將原本僅3000元起家的農場擴展至2.2公頃,並建立起一個28人、平均年齡28歲的年輕團隊。農場更榮獲國內多項農業創新獎項,黃衍勳亦成為政府及農民諮詢的專業顧問,除了教導農民規劃廠區、媒合廠商,還開設工作坊,教農民經營品牌,引進創新服務的思維。

展望未來,黃衍勳希望在當地開設無菜單料理的餐廳與酒吧,將農場產出的食材融入飲食文化,同時推動食農教育,提供DIY農業體驗、導覽解說,讓農業走進民眾生活。

黃衍勳強調:「地方創生不僅是生產,還需要生活。」農村不應僅限於一級產業,而是應該結合加工、品牌行銷,甚至發展成完整的六級產業,才能進一步帶動社區的永續繁榮。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全台最香4大泡麵土地公廟!信徒7天嗑6萬碗,看海吃供品享平安
全球唯一糖鐵在台灣!雲林虎尾糖廠馬公厝線為何虧損也不退場?
雲林是一本好書!副縣長謝淑亞:台灣糧倉E化永續接軌國際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