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國家因經濟而強大,但唯有文化能讓一個國家真正偉大!」因此,儘管2024年《遠見雜誌》〈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雲林縣雖未於12項任何分榜中奪冠,但攤開細指標,地方其多項目的表現可說皆於水準之上,故綜合來看,雲林照樣能占居總榜的一般縣市第七名。
而細指標中,雲林又以「文化資產年增率」全台進步最多的績效,榮登第一,一舉拿下「文化潛力之城」的美名。
循此,非常重視風土教育與文資保存的雲林縣長張麗善就表示,雲林傳統藝術與文化遍佈全縣,如國樂《民族樂》、布袋戲、武術、交趾燒、剪粘、木雕、春仔花、花鼓陣、車鼓陣、南北管、藝閣及陣頭等。因此她上任後,積極透過縣府輔導民間的方式,幫助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於地方深化與廣化,進而走出雲林,往國際奔赴,讓世界看見台灣獨一無二的美。
圖/雲林斗六真一寺為斗六舊城現存最古老的寺廟,於2010年公告為雲林縣定古蹟。迄今13年後,終獲得修復工程補助款。取自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官網。
尤其,雲林實屬台灣第一大宗教城市,在轉型成觀光大縣上更有絕佳利基點。故縣府欲藉由每個歷史場域的發掘、修復與活化,替雲林積累出無限的文化量能,也替本土美學留下最珍貴的基石。
像是2020年,雲林觀光人潮不僅以非六都姿態首破千萬名遊客。隔年,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資料顯示,雲林旅客數還高達約820萬人,比古城台南約814萬人次還高,顯見雲林即使非六都,但在觀光面向上,恐怕都讓直轄市望塵莫及,也顯見當地旅遊產業深藏不露的硬實力。
所以早於2018年,雲林就開始修復縣內多處古蹟建築,如農糧署宿舍、斗南派出所、台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舊東勢鄉公所辦公廳舍及附屬倉庫、崙背分駐所宿舍群、土庫順天宮、建國一村忠、孝棟與活動中心等,因而屢獲中央補助的鼓勵,並獲頒國家卓越建設獎、建築園冶獎及台灣景觀等大獎。
圖/雲林斗六真一寺為斗六舊城現存最古老的寺廟,於2010年公告為雲林縣定古蹟。迄今13年後,終獲得修復工程補助款。取自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官網。
而當中,斗六市民長年的信仰中心「斗六真一寺」,就乘載當地人無可取代的記憶,也是斗六舊城現存最古老的寺廟。故該計畫在中央補助下,將以1億650萬元的總經費,預計於2026年完成修復作業。
對此,雲林文觀處長陳璧君就強調,文化資產是城市符號,蘊含地方厚實的人文意義,也是一座都市推進不可或缺的原動力。所以雲林文化資產的修復工程,會基於文化資產價值來優先保存,並以其原有形貌為保存原則來進行。
圖/雲林斗六真一寺為斗六舊城現存最古老的寺廟,於2010年公告為雲林縣定古蹟。迄今13年後,終獲得修復工程補助款。圖中左二為雲林縣長張麗善。取自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官網。
可話鋒一轉,她坦言,辦理古蹟修復工程比新建工程要繁複許多,過程實在費時又費力,但美好的成果,仍然值得每個雲林人期待,因為文化結合觀光的亮點,終將讓雲林成為台灣偉大的縣市。
而當然,在張麗善眼中,雲林永續發展的政策定不僅於此,涵蓋層面應多元開展。特別是雲林也可謂是「台灣糧倉」,坐擁廣大的農地與國家外銷海外的龐大農產品。
所以2018年,張麗善執政後,不僅加速地方改善財政,也力求雲林農業的智能轉型。畢竟面對地球暖化加劇,全球各地極端氣候天災頻傳,雲林在環境保護的政策與建設上,當更須不遺餘力。
據此,細指標中,顯示一座城市綠能產業發展程度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率」,雲林就以楷模之姿奪下該榜亞軍寶座,並於「再生能源裝置總容量」項目躋身全台前五。
且在中央支持下,全台最大太陽光電島「韋能能源新興電廠」就位於雲林台西荒置許久,以人工填海造地的陸塊上。藉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與日照條件,產生高達1.85GW的裝置容量,且發電量來到25.01億度,預估可供近69萬戶的家庭一整年用電,成了國內推動綠能專區的核心重鎮,也為地方創造後勁十足的經濟價值,吸引廠商先後進駐。
圖/雲林縣長張麗善(右)勤走民間,經常親自視察農民需求。雲林縣政府提供。
但有鑒於近年來,地面型太陽能發電廠多設置於農牧用地上,對在地居民、環境生態及農業發展難免產生影響。加上發電業建置升壓站及儲能系統無須辦理環評,故申請案遭陳抗情形也不算少見。
所以日後張麗善如何帶領雲林人與政府一同從長計議,並改良配套措施,十足考驗地方首長的智慧。
圖/《遠見雜誌》2024年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116項細指標之雲林縣城市亮點。《城市學》製表。
本調查以九大面向進行競爭力評等,今年除了針對原有細項指標進行檢視與調整外,另外也將相同類型的複數指標合併為一項指標進行分數計算,避免重複計分。因此,2024年的評比面項分別為8項經濟與就業、7項教育與文化、7項環保與環境品質、8項治安、8項公共安全與消防、8項醫療衛生、10項生活品質與現代化、6項地方財政、6項社會福利之細項指標,2024年的評比總共涵蓋68項細項指標。
指標計算方法是將每一細項每個縣市的原始數據,轉為30至90分的標準化分數,各面向之細項加總後以算術平均數進行每個縣市各項目之排行,九大面向分數最後加總計算平均數則為總排名。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國家發展委員會、台灣運動資訊平台、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資源回收管理系統、內政部、教育部、文化部、交通部、財政部、勞動部、衛生福利部、台灣電力公司等機關。
2024年的調查數據以2023年統計數字為主,部分項目為2021、2022年。
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由於數據不全,因此不列入評比。
九大項目細項指標:
(註:共68項細項指標,加底線為負指標,合併指標所包含之細項於括弧內呈現)
一、經濟與就業(8):勞動力參與率、失業率、營利事業家數(包含營利事業家數占總家數比例、營利事業家數年增率、各縣市營利事業家數/各縣市人口)、營利事業銷售額(包含營利事業銷售額、營利事業銷售額年增率)、登記資本額(包含公司登記現有資本額、公司登記現有資本額年增率)、家庭收支-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家庭收支-平均每戶消費支出、老化指數。
二、教育與文化(7):圖書館藏書、借閱及購書費(包含圖書資訊借閱率、圖書資訊借閱人次年增率、圖書資訊人均借閱冊數、電子書借閱率、電子書借閱人次年增率、電子書人均借閱冊數、人均借閱冊數年增率、每人購書費、圖書及非書資料收藏數量、國中小學生平均擁有圖書冊數)、藝文展演活動(每人出席藝文展演活動次數、每萬人享有之藝文活動個數)、就學概況(包含國中小學生輟學率、國中小學生復學率)、特教學生概況(國中小身障生師比、平均每位身障學生特殊教育經費)、幼兒園概況(幼兒園就學生師比、公共化及準公共化幼兒園數、公共化及準公共化幼兒園比例、公共化及準公共幼兒園員額供應比率)、人均文創產業營收(包含人均文創產業營收總額、人均文創產業營收總額年增率)、文化資產保存(文化資產個數、文化資產年增率)。
三、環保與環境品質(7):一般廢棄物回收率(包含一般廢棄物回收率變化、一般廢棄物回收率)、汙水處理及下水道普及(包含整體污水處理率合計、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戶數、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包含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減少率、平均每人每日一般廢棄物產生量)、AQI<50之日數(AQI<50之日數比率、AQI<50之日數比率變化)、地方環保單位投入 (地方環保單位投入占支出比例、地方環保單位投入占支出比例成長率)、環保志工人數占縣(市)民比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率)。
四、治安(8):刑案發生(刑案發生率、刑案發生率年變化)、刑案破獲(刑案破獲率、刑案破獲率年變化)、竊盜案發生率(竊盜案發生率、竊盜案發生率年變化)、竊盜案破獲(竊盜案破獲率、竊盜案破獲年變化率)、暴力犯罪發生(暴力犯罪發生率、暴力犯罪發生率年變化)、暴力犯罪破獲(暴力犯罪破獲率、暴力犯罪破獲率年變化)、詐欺破獲率、無被害人刑案主動查處率。
五、公共安全與消防(8):每十萬人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年增率、緊急救護(包含緊急救護急救成功率、緊急救護送醫案件平均反應時間)、每十萬人建築物火災發生次數、每百萬人之每件火災死亡率、每位消防員服務人口數、每十萬人義消人數、每萬人口消防車未達報廢標準比率、消防水源防護密度。
六、醫療衛生(8):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成長率)、每萬人口病床(包含每萬人口病床數、每萬人口病床數成長率)、平均每一護理人員服務之病床數、每萬人口全日型住宿機構家數、每萬人救護車輛數、每十萬人法定傳染病患者、13歲以上規律運動人口比率、人均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比率。
七、生活品質與現代化(10):自來水供水普及(自來水供水普及率、自來水供水普及率年變化)、家庭現代化設備(每百戶擁有數)-行動電話、房貸負擔率、平均每戶書報雜誌文具支出占消費支出比率、人口自然增加率、人口社會增加率、無障礙公車(人均無障礙公車數、無障礙公車率、無障礙公車率年增率)、電動機車(包含電動機車輛占登記比率、電動機車登記數年增率)、自行車道發展程度(自行車道長度、自行車道密度)、村里平均社區發展協會數。
八、地方財政(6):自籌財源(包含自籌財源比率、自籌財源成長率)、人均統籌分配稅收入、計畫型收入、人均負債(人均負債數、人均負債增加率)、地方稅收成長率、三年歲入及歲出餘絀平均增加率。
九、社會福利(6):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千人率、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定額進用率、機關定額進用足額進用廠商比例)、社會福利支出(平均每人政府社會福利支出淨額、政府社會福利支出淨額)、平均市民受到志工服務之時數、獨居老人服務人次占列冊獨居老人人數比率、長照服務(長照服務機構數、長照人力、長照服務涵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