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2023年6月。桃園正式啟動「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計畫,且隨著每季召開一次會議,跨局處的合作模式日臻成熟,桃園都發局日前也率先全國,提出「全市設施地圖」,以2029年、2036年為需求目標,請各機關將所需的公共設施位置,清楚的標註在地圖上,並評估興辦的相關財務規劃。
如以桃園現有場館為例,機關可將其作為中心點,預估場館半徑500公尺內可服務的量能,進而評估擴編或新闢的重要性。接著就上述邏輯,由各局處盤點出,公共設施開發的優先順序,避免桃園當地出現的一區一館舍,最後都淪為閒置的蚊子館。
圖/桃園內壢車站環景空拍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而根據都發局的說法,桃園市設施地圖概念目前已與相關局處溝通出共識,首階段將由民政局、經發局率先報告。
據此,民政局提出全市殯葬納骨的設施規畫,分析了13區納骨塔的供給與需求量能,並依照桃園人口移入數、祭祀習慣、設施具鄰避性等特性,將全市殯葬闢設的需求再分為南、北與海線3區,盡可能避免資源重置。而未來,民政局還將致力向中央爭取興辦或改建計畫的經費。
另一方面,經發局則考量到現代人的消費型態改變,加上各區域的人口快速增長,故盤點了桃園的市場用地,最終提出將以地方的新興開發區優先,希望展開觀音草漯、中壢過嶺和平鎮忠貞市場的活化計畫。
不過與此同時,經發局也面臨桃園老舊城區的整頓考驗,像是著手改善忠貞市場的計畫,同時也囊括交通、攤販管理、垃圾清運等問題,有待地方多管齊下來解決。
圖/桃園市府及警方為整頓中壢新明市場明德路周圍的交通亂象,前往拆除違規攤棚攤架。桃園市政府經發局提供。
其實在過去,中壢的新明市場也曾因髒亂問題,困擾當地居民多年,好在後來市府展現強大的魄力與執行力,在整頓周邊道路與攤商規範等措施後,終於讓新明市場的面貌煥然一新。
故針對忠貞市場,桃園副市長王明鉅也發佈了最新整頓進度,強調市府已召開協調會,提出拆除違建、拓寬道路、規劃周邊商業區等改善措施,希望能讓下一批買菜的民眾,儘早從原來的苦差事,轉為愉快的購物體驗。
最後,為有效落實全市設施地圖的政策,都發局接下來每個月,也會持續召開跨局處專案會議,並配合市府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開發的資訊圖台,把跨局處設施需求地圖一起嫁接至同一個系統平台,輔助府內年度公共設施的興辦與檢討空間等相關決策。
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對此,桃園市長張善政也在市政會議上極力要求各局處,盼能加速盤點閒置空間,好對接日後市府的年度施政重點,使得館舍興建,能真正滿足行政區與民眾的首要需求。
其實張善政會如此汲汲營營改造桃園市容,有效規劃各區空間與資源,不外乎是桃園面對國際地緣政治複雜的局勢,以及兩岸微妙的關係,2024年招商成果還能如此豐碩,截至2024年11月,已經有超過2100億元的成績,大幅超越2023年的全年度金額。
圖/近來「77巧克力共和國」觀光工廠博物館也成了桃園打卡新地標。蔡炆璇攝。
尤其在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的排名中,桃園招商金額成功飆破500億大關,名列全台第一,顯見,桃園不僅擁有國際機場這一大吸力,經濟發展局和其他局處的通力合作,也是促成招商的幕後最大功臣。
因此深感欣慰的張善政不忘屢屢對外強調,桃園產業鏈完整又多元,還具備豐沛人才、便利交通與暢旺物流等優勢,真的是企業投資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