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樑罷免案進最終章!基隆人投票前發現「行人地獄」不見了?

謝國樑罷免案進最終章!基隆人投票前發現「行人地獄」不見了? 圖/交通事故頻頻上升,讓台灣社會逐漸正視道路規範的重要性。基隆市政府提供。
日期:2024-09-12

2023年台灣交通死亡人數高達3023人,無數條寶貴生命因社會對於交通規範與行人路權的不重視,讓我國淪為世界眼中的「行人地獄」。其中,基隆就因「交叉路口標誌不顯著」「機車亂竄」「騎樓人行道違法停車輛多」「車輛不禮讓行人道路使用者」等道路亂象,長年揹負著不友善城市的黑名。故基隆市長謝國樑一上任便立下誓言,欲透過修法及政策引導,根除道路亂源,並建構出地方的智慧交通網。

道路使用亂象頻傳悲劇,交改之路刻不容緩 

由於基隆開發的歷史悠久,所以往日的交通設計與政策規劃早已不敷時代需求,常惹來居民與遊客不滿,尤其是混亂相連的道路、騎樓與人行道上充斥違停車輛,還有汽機車不禮讓行人、違規臨停等亂象層出不窮,不僅加劇社區的道路危害,也讓民眾日常出行倍感困擾。

而這一點,透過交通部2023年公布的「依事故嚴重度及頻率盤點優先改善1000處行人事故熱點」也能窺知一二,因為非六都中,10大危險路口9處都在基隆,顯示基隆市政府改革交通政策的迫切性,否則不僅衝擊市民生命安全,也定將連帶影響整座城市的觀光經濟。

基隆道路交通亂象引發地方居民不滿。取自Unsplash。攝影者Matt C。(示意圖)圖/基隆道路交通亂象引發地方居民不滿。取自Unsplash。攝影者Matt C。(示意圖)

延伸閱讀

交通部盤點行人地獄!事故熱點非直轄市「基隆」最多

「綠腳Y」結合科技執法,基隆市府翻轉行人地獄污名 

於是,面對基隆市複雜的交通情況,市府積極推動行人友善政策,以緩解道路安全瓶頸。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其中「行人友善2.0—騎樓友善綠腳丫」政策,就特別針對騎樓轉角、行人穿越道和店家出入口設置禁停紅線與綠腳丫,並設置76處騎樓停車區,為行人創造爭取更安全的使用空間。同時政策還輔以警察機關的嚴格執法,進一步改善騎樓停車秩序,讓人車之間的通行更順暢。

基隆市導入科技執法設備,有效遏止道路違規情事。取自基隆市警察局。圖/基隆市導入科技執法設備,有效遏止道路違規情事。取自基隆市警察局。

此外,基隆市在推動行人友善環境的同時,亦導入AI科技執法設備,於多個交通危險熱點安裝自動取締設備,加強車輛違規行為的監控與處罰。

而這項舉措,非但有效遏止駕駛僥倖心態與各種違規行為,還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像是依據基隆市府統計,地方近三年,每10萬人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為8.1,遠低於其他縣市平均的17.1,顯示政策已見成效。

延伸閱讀

《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三讀通過!洗刷行人地獄目標零死亡

完善交通建設與雙北串連,創造城市新局   

當然,在推動交改政策的同時,淨零碳排策略也與之息息相關。

因此,基隆市府2023年率全國之先,正式啟動「公益青年就業電動機車補助計畫」,讓環保與就業雙管齊下,藉電動機車替代傳統燃油機車的推廣,充分改善空氣品質,也促進青年就業,鼓勵年輕人參與公益服務。

不僅如此,基隆市府還積極展開當地至南港的通勤軌道建設計畫,並聯手台北、新北、桃園大生活圈推行北部縣市的交通合作,共同推出1200元定期月票。

其中,基隆市民更擁有專屬的288元定期票,能以更划算的價格便利通勤,30天內無限暢搭台鐵火車至基隆市境內共6個車站及57條市公車路線,大大提高地方公共運輸的使用率。

另外,有鑒於基北北桃緊密相鄰,四市居民生活網絡密切交織,所以對於長期需跨地讀書、工作的基隆人而言,繁複的轉乘通勤可謂生活一大壓力與成本。

基隆市民專屬的288定期票,可無限搭乘境內57條公車路線與6處台鐵站點。基隆市政府提供。圖/基隆市民專屬的288定期票,可無限搭乘境內57條公車路線與6處台鐵站點。基隆市政府提供。

好在,基隆市府爭取長達20年的基隆捷運計畫,終於在2024年初獲中央核准,預計最快10年就可完工通車。

預估屆時,基隆、台北和新北會如同打通交通的任督二脈,有效緩解尖峰時刻往返駕駛的塞車壓力,同時帶動沿線區域各行各業的就業機遇與經濟發展,促成北台灣城市的共生共好。

循此,基隆市府亦極力規劃結合智慧研發園區的「北五堵國際研發新市鎮」,希望透過產業轉型的相輔相成,吸收內科、汐科等高科技產業的外溢人口紅利,進一步吸引更多青年回流,也提升基隆的競爭力。

延伸閱讀

台灣如何擺脫「行人地獄」?交通規劃以車為中心一開始就錯

從人才談到經濟,謝國樑虛聽民怨盼創造基隆光明未來 

其實,談及基隆未來的發展願景,頂著麻省理工學院碩士高學歷背景的謝國樑,從人才扶植、行人友善到重振地方產業並接軌國際等議題,都有一套自己的前瞻觀點。

無奈,基隆人口老化、青年戶籍遷出等現象難遏,人才頻頻外流造成當地經濟嚴重衝擊。加上他上任後,在諸多政策推行上遭逢各種挑戰。尤其,基隆東岸產權問題屢掀民間團體不滿,甚至衍伸出罷免案,種種施政困境都令謝國樑倍感挫敗,甚至直接危及他多年的政壇生涯。

基隆市長謝國樑。蘇義傑攝圖/基隆市長謝國樑。蘇義傑攝

可或許謝國樑扎根於立法院,爾後才輾轉入主基隆市府,所以面對罷免聲浪,以及2024年《遠見雜誌》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基隆各面向表現不盡理想,他始終表示虛心以對,而當務之急是持續努力,把基隆整體市政工作做好,好好整頓政策。

特別是針對當地人才匱乏難題,謝國樑特別規劃加強地方特色教育,並引進新興產業,盼藉此創造更多高薪職缺,好讓年輕人願意落地生根,也為「下一代」開啟更光明的未來。

只是如今「罷樑案」已進入最後階段,選民將於10月13日進行投票表決。謝國樑是否能延續自我的政治理念,徹底泯除市民的質疑且安定民怨,恐怕得端看其政策理念,是否能回應基隆人心中真正的期待了。

延伸閱讀

「拆樑」二階破門檻送件!國民黨修《選罷法》遠水救不了近火?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交通基隆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謝國樑罷免成案!國民黨改熱戰每天派立委到基隆衝不同意票
基隆東岸廣場NET爭議吵什麼?謝國樑、林右昌互嗆失格釀罷免!
實習記者黃摯恩

實習記者黃摯恩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