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博愛座糾紛頻傳,「一定保留」的博愛座應如何不讓美意變爭議,值得好好思考。

博愛座爭議不斷引發存廢討論!世代溫暖為何淪為世代對立?

博愛座爭議不斷引發存廢討論!世代溫暖為何淪為世代對立? 圖/近期博愛座讓位爭議不斷。取自臉書「台北捷運 Metro Taipei」。
作者:龔郁雯
日期:2024-06-20

近日博愛座不斷爆發衝突,北捷警察表示今年(2024)1 月至 5 月共有 22 件座位糾紛,其中就有 14 件是因為博愛座禮讓爭議導致。不只捷運,公車博愛座也傳出讓位糾紛。事件頻傳引發各界紛紛討論博愛座的存廢議題,衛福部長表示,為求社會和諧,「博愛座一定會保留」,但應如何命名或重新定義,民眾又應如何解釋、行動,才不會再使世代溫暖的美意淪為世代對立,值得省思。

目錄
捷運、公車博愛座爭議頻傳,世代體諒美意變調
博愛座存廢引熱議,「一定保留」是否「一定和諧」
博愛座起源與現行法律規範
各國博愛座文化

捷運、公車博愛座爭議頻傳,世代體諒美意變調 

北捷近期一週內發生兩起博愛座衝突,一名上班族女性在博愛座遭一名80多歲婦人要求讓座,該名上班族即使表示自己已連續工作12小時,身體不適需要休息,仍遭強力求讓座,更有另一名老人也幫腔施壓,該名上班族女性因不堪壓力崩潰,疑似以頭部撞柱造成流血。另一起為一名年長者要求一名身體不適年輕人讓座,被拒絕後竟攻擊對方頭部,更大聲斥責對方「沒教養」「爸媽怎麼生的」,事後年輕人提告傷害。

不只捷運,基隆市公車也傳出博愛座紛爭,一名白髮男子要求學生讓座給一名阿嬤,因公車擁擠不方便讓座,便有其他乘客出面表示「不要這樣趕年輕人」,公車司機也透過廣播說道「博愛座不代表老人座,請乘客冷靜,不要為此事吵架。」

原先被賦予世代互相照顧、彼此體諒美意的博愛座,如今卻因不同的解釋與觀念造成無數爭執,讓人不禁開始檢視博愛座設置用途與必要性。

近期博愛座讓座爭議引發大眾思考博愛座存廢議題。(照片非爭議當事人)取自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官網。圖/近期博愛座讓座爭議引發大眾思考博愛座存廢議題。(照片非爭議當事人)取自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延伸閱讀

2024澎湖輪海上嘉年華3大遊程!4天3夜主題、景點、費用一次看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博愛座存廢引熱議,「一定保留」是否「一定和諧」 

每當糾紛產生,博愛座的存廢議題即引發各界討論。尤其廢除博愛座的聲音,在爭議期間不斷傳開。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認為不是博愛座的問題,而是有些睡很飽的長輩根本何不食肉糜,無法理解誰才是真正需要讓座,上班12小時以上或反應已經累垮的,才是真弱勢。」並說道,博愛座應該全面取消,取消之後大眾就會有更正確的認知了解「誰要讓誰」,不然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博愛座讓座新聞。


另外,藝人郭彥甫也表示:「怎麼比喻都有錯,博愛座廢了吧!太情勒了!」並提道:「年輕人越來越少的未來真的難了年輕人,若真的老到彎腰駝背我覺得一定大家都會讓,或是孕婦、滿身是傷的任何人,我們都會讓,不會博愛座客滿就不禮讓,『全民素養心中長,博愛心中座吧』。」貼文底下也有支持者表示表示「我也同意廢掉博愛座,直接廣播宣導遇到老弱婦孺請乘客發揮善心讓座即可」

在相關的討論中支持廢除博愛座的民眾多數因為容易遭受情緒勒索、道德綁架及強迫而希望能夠廢除,「支持廢除博愛座,拒絕道德綁架」「可以直接廢掉嗎?無需強迫大家有愛,博愛自會在各自心中」等,都是常見的說法。

延伸閱讀

日本第三、澳洲第五! 2024全球觀光發展百大國家排名出爐

支持保留博愛座的一方,政治評論員周偉航在臉書表示「最近有很多讓座爭議,只要一有讓座爭議,就會有人主張要廢除博愛座;不過依簡單的推理,一旦廢除博愛座,就會變成全車都是博愛座,會使得讓座情勒無限擴大。」

另外也有網友表示,保留博愛座是為了「保障弱勢群眾權益」,擔心若全面廢除博愛座,將導致真正需要座位的弱勢群眾「無位可坐」。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為此發聲,認為博愛座不宜因此取消,而博愛座本身是社會針對有特定需求者的支持空間,除了高齡者,懷孕婦女、身體不適的年輕人也都可以使用,國家應推廣博愛座的知能,讓民眾知道該如何表達需求及了解他人需求。

關於博愛座是否有其必要性,《城市學》訪問到一名懷孕6個多月的王小姐,王小姐表示,懷孕到現在,真正有發現她提袋上有好孕標章而讓座的,只有2次,也都是年輕女性。站在一般座位前,眼前坐著的乘客完全沒有讓座,或低頭滑手機,也可能是因為是一般座位的關係,認為不需要讓座。因此,上車後看到博愛座空著會滿感激,不用等待別人發現自己是孕婦,或跟搶位子的人擠來擠去更危險。

即便如此,挺著孕肚的王小姐也不因為自己坐在博愛座上而感到安心,王小姐分享到,在博愛座上仍要把好孕標章放在明顯的地方,也祈禱能夠因此不要有人來吵架要她站起來、讓座。

好孕貼紙與鑰匙圈。網友提供。圖/好孕貼紙與鑰匙圈。網友提供。

王小姐分享之前看過網友的討論,也有人認為,懷孕是自己的選擇,不是生病或無法選擇的疼痛,沒必要讓座,因此即便有需求,自己也不會想主動開口。為了安全,現在大多改搭乘計程車或請家人接送,較少搭乘大眾運輸,但並非每個孕婦都能有此選擇。

延伸閱讀

基隆登全球必訪12城市!最強景點吸引272萬人次更勝廟口夜市

針對博愛座廢除爭議,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博愛座是社會一塊溫暖的層面,賦予世代相互照顧的意義,希望未來無論名為博愛座或優先席,都能讓世代更為和諧、互相體諒,因此博愛座「一定會保留」。同時也提到,現階段使用的名稱以其所提及的優先使用對象確實可以挑整,將會同交通部一起擬定相關政策,參考其他國家執行模式,如日本「優先席」提供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博愛座起源與現行法律規範 

|博愛座,從紀念先總統精神開始 

1976年4月2日,《聯合報》刊載了一篇「發揮 蔣公仁慈精神 公車上普設博愛座」報導,在先總統蔣中正逝世週年,台北市公車業者為紀念先總統,在公車普設「博愛座」,希望民眾也能發揮「仁慈博愛精神」,主動讓座給老弱婦孺。

|2013年博愛座入《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規定:大眾運輸工具應規劃設置便於各類身心障礙者行動與使用之無障礙設施及設備。未提供對號座之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之博愛座,其比率不低於總座位數15%。

並且,座位應設於鄰近車門、艙門或出入口處,至車門、艙門或出入口間之地板應平坦無障礙,並視需要標示或播放提醒禮讓座位之警語。

|2023年修法遇立委交接,將再送立院 

2023年9月衛福部曾提出修法,將《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中博愛座的優先乘坐對象,由「老弱婦孺」改為「有其他實際需要者」,但因新舊任立委交接,基於立法院屆期不續審原則,未通過的法案必須重新來過,需要重新再送入立法院。後續也將持續搜集各界意見進行調整。

交通部也表示,若確定要修法,屆時交通部主管的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也將配合修法。

延伸閱讀

台中李海魯肉飯提前歇業!7家2024年熄燈老字號成為饕客回憶

各國博愛座文化 

日本 

設立「優先席」,並透過圖示方式示意應優先禮讓老人、孕婦、抱著年幼孩童者,及行動不便的人士或身體不適者。

並沒有非常強的讓座文化,一般民眾也不避諱坐在優先席,有時遇到長者不一定會讓座,原因除了自己身體疲憊不適外,也擔心讓座反而是對長者失禮的行動。因此,是否讓座可能靠察言觀色來決定。

日本優先席。取自京都市官網。圖/日本優先席。取自京都市官網。

韓國 

地鐵車廂設有一定比例的博愛座,也有能夠感測是否為孕婦的「孕婦座位」。因韓國的年齡階級較明顯,若年輕人坐在博愛座,無論是否有自己的需求或因素,時常會被年長的長輩要求讓位,甚至責罵。導致博愛座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全坐滿老人,二則是空無一人,即使車廂擠滿人,年輕人也不敢坐博愛座。

孕婦座位則是裝了感應器,若感應到非孕婦乘客坐了孕婦座位,就會廣播請該乘客離開。此設計一出,民眾反應十分兩極,官方也表示將於施行後視大眾想法與輿論反應決定是否繼續實施。

延伸閱讀

出國可領 5000元!外交部「2024 旅遊補助」領取辦法懶人包

美國 

美國巴士設有身障人士專屬座位,若有身障人士乘客,司機能夠要求一般乘客更換座位。若有需求者,也可於上車時告知司機。

在美國,年長者不主動要求讓位,若健康的長者遇到主動讓位,也可能心理不平衡。

英國 

英國大眾運輸上設有「優先席」,提供給「任何有需要的人」。在圖案標示上,除了有懷孕者、身體不便的人,以及帶著嬰孩的婦女之外,也加上一行標語表示:「並非所有障礙都是可見的」,提醒民眾主動讓位給需要的人。

有些大眾運輸的座椅上也會有「準備好提供這個座位」「請提供這個座位」「有人可能更需要這個座位」的字樣,希望大家能夠具有讓座意識。

英國優先席。取自 Transport for London。圖/英國優先席。取自 Transport for London。

無論設計與規範為何,最重要的都是搭乘者的理解與行動,藉由此次爭議,看到了讓座文化的衝擊與挑戰,在「博愛座」將持續運存在的情境下,以及無論是否坐在名為「博愛座」或「優先席」,大眾都能夠有意識地,禮讓座位給真正需要的人。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政策交通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北捷新車廂6大亮點設計! 扶手消失通勤族、長者擔憂安全問題
台南首條捷運終於來了!藍線預計2026年動工、2031年通車
台灣博愛座變「道德電椅」?這些國家一招轉型禮讓正義
龔郁雯

龔郁雯

城市學特約編輯。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