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自2007年開始,約每兩年更新、發表一次觀光旅遊競爭力報告(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TTCR),2022年更新時調整為旅遊與觀光發展指數(Travel & Tourism DevelopmentIndex, TTDI)在將政策、衛生、安全、基礎設施等原有的因素之下,將「永續」也納入評比。2024全球觀光發展排名前十,歐洲國家佔據半數以上名次!
目錄
・關於 2024 全球旅遊與觀光發展指數
・2024 全球旅遊與觀光發展 TOP 10
・2024 全球旅遊與觀光發展指數重要發現
・台灣與觀光發展指數
2024 全球觀光發展指數為世界經濟論壇(WEF)將觀光旅遊競爭力報告擴大評比為旅遊與觀光發展指數的第二期發表報告。自2022年新版發佈開始,評比指標調整為5大面向:旅遊環境(Enabling Environment)、旅遊與觀光政策條件(T&T Policy and Enabling Conditions)、基礎設施與服務(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旅遊與觀光資源(T&T Resources)、旅遊與觀光永續發展(T&T Sustainability),再由這5大面向中往下細分17項指標,作為國家的排行評比指標。
圖/2024旅遊與觀光發展指數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官網。
2024 全球旅遊與觀光發展指數共評估119個經濟體(國家),衡量旅遊與觀光產業的永續及彈性發展,前10名國家以歐洲為最多、亞太地區次之、美洲一個國家上榜,排行如下:
美國在五大面向中的旅遊與觀光資源拿下美洲地區最高分數,無論是自然資源、文化資源或非休閒資源都非常豐富多元。在自然方面,知名的黃石國家公園可以看到令人驚艷的峽谷、間歇泉及森林的自然美景;猶他州和科羅拉多州擁有最棒的滑雪山;可以在亞利桑那州來一場沙漠公路之旅,另外,想看極光、潛水、露營、駕駛直升機一覽美國景緻等體驗都能夠滿足。在人文上,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時代廣場、舊金山金門大橋、拉斯維加斯精采的娛樂生活等都吸引了眾多遊客朝聖。
美國觀光旅遊資源包羅萬象,無法一一細數。另外,在旅遊環境面向中,美國的商業環境、健康與衛生、資通訊技術準備也是較為高分的,在全球,是最大的觀光旅遊與 GDP 貢獻者。
圖/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取自 Unsplash,攝影:LaiLa Skalsky。
西班牙在綜合指標下,旅遊與觀光資源中的文化資源獲得最高分數。豐富的歷史造就出多元的傳統文化與風俗習慣,熱情奔放的西班牙非常熱愛盛大慶典,各個區域在不同時間皆舉辦各具特色的慶典,較為人熟知的就有奔牛節、番茄節和法雅節(火節)。另外,佛朗明哥文化以及現今較少實際舉辦的鬥牛和巴賽隆納知名的聖家堂、米拉之家等高地建築,也是擁有西班牙專屬魅力的觀光行程。
在資通訊技術準備及航空基礎建設指標,西班牙也獲得歐洲地區相對較高的分數。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也在2024年被全球人力資源平台「Remote.com」評選為最適合遠距辦公城市第一名。
圖/取自Unsplash,攝影:Kristijan Arsov。
豐富的歷史與人文資源讓日本的綜合指標中,在旅遊與觀光資源的文化資源拿下最高分數。日本最廣為人知的和服、和食、多樣的祭典與寺廟神社,都是讓人為之著迷的元素。另外,歌舞伎、漫才、日本舞蹈、茶道、花道、相撲等,也是日本獨有的文化特色。而日本傳承自古至今超過100年的傳統技術、技法及匠人精神,也造就了無數個精緻細膩的傳統工藝品,不少遊客會將工藝品買回家珍藏,作為日本旅遊的紀念。
日本的養生觀念及飲食文化,使日本在健康與衛生中也獲得極高分數。在日本旅遊,無需太擔心在環境和飲食方面會引起身體不適。日本人民所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同時也造就了良好的旅遊環境。
圖/取自Unsplash。
擁有悠久歷史與深厚藝術底蘊的法國,在自身綜合指標中旅遊與觀光資源的文化資源拿下最高分數。舉凡艾非爾鐵塔、凡爾賽宮、羅浮宮、巴黎聖母院、凱旋門、巴黎歌劇院、奧塞博物館等,都是法國文化觀光的重要景點。到塞納河、香榭麗舍大道、盧森堡公園,可以感受十分「法國」的風情。法國的飲食文化,也是吸引眾人前往的魅力因素之一,法式精緻料理、法式甜點、街邊的咖啡廳、餐廳等,都讓人爭相朝聖。
圖/取自Unsplash,攝影:Daniele D
澳洲最具魅力的觀光特色之一,絕對是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與豐富多樣的生態,讓澳洲在自身綜合指標中旅遊與觀光資源的自然資源拿下最高分。可以在大堡礁觀賞魚群在珊瑚花園中自在悠遊;在烏魯魯和卡塔丘塔兩大岩石奇觀中感受充滿靈性的神聖之地;在艾爾湖感受粉色景緻映入眼簾的夢幻;看十二門徒石不屈不撓地矗立在波濤洶湧的海中;在寧格魯珊瑚礁與海龜、熱帶魚、魔鬼魚、鯨鯊和座頭鯨共游等,更不用說一定要親自看到的袋鼠、無尾熊,澳洲的自然之旅直得一去再去。
圖/取自Unsplash。
進步發達的德國在健康與衛生中拿下最高分,在資通訊技術準備及商業環境兩個指標也有不錯的分數。在德國,不僅有現代化城市風貌,也有能夠象徵悠久歷史的古堡、遺跡及指標性建築。布蘭登堡門、新天鵝堡、科隆大教堂、慕尼黑瑪莉雅廣場等,都是德國必訪的文化景點。極具歷史意義的柏林圍牆、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及恐怖地形圖,雖靜止在原處,卻能道出無數歷史,對於德國歷史有興趣的遊客必須一探究竟。另外,德國也是之名的啤酒釀造產地,不少遊客也喜歡在啤酒節前往德國飲酒狂歡。
英國也有非常多知名的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如:倫敦塔、倫敦塔橋、倫敦眼、格林威治天文臺、白金漢宮、巨石陣、亞瑟王座、卡爾頓山,不過在綜合指標上,英國在旅遊與觀光資源中的非休閒資源拿下最高分。
非休閒資源包含商務旅遊、學術旅遊及醫療旅遊,英國在歐洲地區是重要的商務發展國家之一,在學術上,英國金三角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聯盟)皆位居全球頂尖大學,除了金三角大學,英國有非常多的學校也是海外學子前往進修、研究的首選。
圖/英國國家藝廊提供。
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的中國在旅遊與觀光資源面向在自身綜合評鑑指標中獲得最高分。熱門行程除了北京故宮、萬里長城、上海外灘和東方明珠、上海迪士尼樂園、四川九寨溝等景點之外,雲南、新疆、陝西、成都、青海甘肅等地也都有非常獨特的景觀與文化特色。
另外,在旅遊環境中的安全保障指標及資通訊技術準備上也有不錯的成績。在中國的重要城市,電子支付已經非常普及,無論食衣住行都可以使用,十分方便。
圖/取自Unsplash,攝影:Alexander Schimmeck。
以美食、藝術、歷史及生活風情著稱的義大利,在旅遊與觀光資源中的文化資源,為歐洲地區最高分。大家對於義大利美食、威尼斯水都、羅馬競技場與特雷維噴泉、米蘭大教堂與時尚文化、佛羅倫斯聖母百花聖殿、拿坡里 Pizza一定都不陌生,各具特色的五漁村、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鄉維洛那、科摩湖、卡布里島藍洞、阿瑪菲海岸、奧斯圖尼山城也是必訪的魅力景點。
在義大利,不僅可以享受愜意的南歐風情,更能在充滿歷史與藝術氣息的街道、咖啡廳裡的磨豆聲及咖啡香、街邊酒杯碰撞與刀叉聲和熱情的招呼聲中,感受義大利獨有的浪漫。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Kit Suman。
瑞士是物價水準非常高的國家,蘇黎世(Zurich)更在人力資源顧問公司 Mercer 的全球調查中,被評為「高成本、高品質」的代表城市之一,儘管如此,瑞士豐富的自然資源及讓人歎為觀止的景緻,仍然吸引眾多遊客前往。瑞士的山谷、冰川景觀吸引不少自然愛好者及戶外活動愛好者,瑞士的標誌「馬特洪峰」是世界上最多人拍攝的山峰之一,少女風更是歐洲之巔,在歐洲流量最大的瀑布「萊茵瀑布」頂端,可以享受到壯觀的視覺享受以及磅礴的瀑布聲。
整體來說,因瑞士的發展進步,無論在安全、衛生、資通訊、商業及人力發展上都非常穩固使其擁有良好的旅遊環境,及觀光旅遊發展力。
圖/取自Unsplash
統計數字凸顯了全球觀光旅遊需求反彈,同時全球航線運力及國際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對旅遊產生的自然和文化資源的需求和投資增加。儘管有這種成長,非休閒需求仍然落後於休閒需求,勞動力短缺持續存在,航線運力、觀光旅遊資本投資、生產力和其他行業供應因素未能跟上需求。由此導致供需失衡,加上通膨壓力,產生價格競爭力下降和服務中斷的現象。
2024 全球旅遊與觀光發展指數(TTDI)得分前 30 名中,26 名來自高收入國家,19 名來自歐洲,7 名來自亞太地區,3 名來自美洲,1 名來自中東和北非 (MENA) 地區。2024 年 TTDI 中排名最高的國家憑藉良好的營商環境、開放的政策、發達的交通、旅遊和資訊通信基礎設施以及自然、文化和非休閒景點等典型優勢位居前列。TTDI 排名前30的企業佔 2022 年旅遊觀光行業GDP的75%以上, 2020 年至 2022 年間 GDP 成長 70%。
線上存取、行動網路覆蓋範圍擴大和數位支付使用的推動下,資通訊技術準備指標得分飆升7.2%,反映了旅遊與觀光服務的進一步數位化。同時,疫情期間實施的整體經濟政策可能使電信業者開展業務變得更加容易。然而,旅遊與觀光行業的成長面臨著勞動力市場緊張(尤其是成熟的旅遊與觀光國家)、信用評級下降、財政約束加劇以及對健康和安全狀況的擔憂等挑戰的壓力。
在產業界中被譽為「觀光鬼才」的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管理研究所教授陳盛山表示,隨著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新指標,將永續納入探討評比中,過去在2017年前30名的台灣,即使2019年依舊位列37名,卻在新指標公布時在名單中缺席,非常值得各界深思。
雖然世界論壇旅遊與觀光發展指數是對該國觀光發展進行評比,但在過程中,針對100多個國家經濟體進行全面檢驗,包含:產業環境、國際開放程度、人力資源和勞動力市場、航空運輸基礎設施、交通地面和港口基礎設施、旅遊服務基礎設施、環境永續性、社會經濟彈性(韌性)和條件,因此,也可以視為總體經濟競爭力及發展的報告。
無論台灣希望將觀光發展走向國際,或在經濟上能夠支持各方面的進步,都需要正視台灣被國際評比的資格與能力,以敦促台灣能夠持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