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是戰後的早期由台灣培訓的警察,母親嫁雞隨雞,當然都住在事務所後的宿舍,如果有所調動,也跟著到處遷徒,大致的派出所空間佈局都大同小異,且在事務所與宿舍間通常有一庭院,中植榕樹,這便是我玩耍的遊戲場了。
圖/修復後的東門町派出所。魚夫提供。
嘉義東門町派出所約於日治初期明治37-38年(1904-1905)間,即有「嘉義東門街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廳舍敷地用土地寄附收納報告」等文件記載,大正12年(1923年)煉瓦磚造的派出所落成,還請梨園演出慶祝,只是在1930年的大地震中建物受創嚴重,改以檜木重新建築,現為一和洋混搭木構造式建築,日式屋頂,西式屋身,採左右不對稱分佈,中間入口處向內收束,留出玄關空間來,其後則包覆了警備用活動空間,再其後便是所長與員警宿舍。
戰後國民黨政府一度延用,到了1987年廢止,1996年又借給東區聯合里當辦公室,2000年歸還市警局。不過原建物雖列入歷史建築卻遲遲不見動工修復,反而在台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造了一座好大的仿製品,當成是介紹日本時代警察制度的展示空間。
東門町派出後在2000年歸還警察局,2010 年登錄為歷史建築,2017 年底啟動修復工程時,居然挖掘到清代龍王廟遺跡而暫時停工,真是一波多折,如今終於在2023年的5月2日正式對外亮相,也開始舉辦文藝展,為嘉義市留下了珍貴的文化基地。
▲ 千呼萬喚始出來,東門町派出所修好了!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