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民宿像住阿里山森林?60年檜木日式老宅「修舊如舊」開箱

住民宿像住阿里山森林?60年檜木日式老宅「修舊如舊」開箱 圖/「有春枟宅」這棟60年檜木老屋改造的民宿,刻意用「修舊如舊」風格保持古意。黃菁慧攝
作者:胡華勝
日期:2023-12-12

可以用住宿,來體驗阿里山的神木森林?這棟60年檜木老屋改造的民宿,刻意用「修舊如舊」風格保持古意。厲害在哪?住在其中能體會哪些獨特日系風融合台本土老宅文化?請見深度開箱。

座落在嘉義市觀光夜市旁約200公尺、離文化路中正公園步行3分鐘的巷弄內,有一棟「很嘉義」的民宿「有春枟宅」,它散發著滿滿的日式風情。

雖然嘉義市區不大,不難找到民宿位置,但是走在街道巷弄間,卻也很容易因隱身巷弄與街坊水泥民宅間而忽略,不過,一旦發現就能立刻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

日據時代老宅,使用阿里山檜木

之所以很嘉義又不同的原因有三:第一,它原本是一間從日據時代所留下來屋齡逾60年的日式房子。第二,它是一棟由檜木打造的木房,與阿里山有原生的血緣關係。第三,有春枟宅是嘉義市政府2021年開放民宿後改建的合法民宿,至今找不到第二棟這樣的檜木日式老宅民宿。

不少人想複製有春枟宅,深入了解才發現難度極高。

有春枟宅是嘉義市政府2021年開放民宿後改建的合法民宿,至今找不到第二棟這樣的檜木日式老宅民宿。黃菁慧攝圖/有春枟宅是嘉義市政府2021年開放民宿後改建的合法民宿,至今找不到第二棟這樣的檜木日式老宅民宿。黃菁慧攝

延伸閱讀

昔日走過路過的嘉義市,如何以四年時間翻身成旅行熱點?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修舊如舊」重零開始大工程

有木都之稱的嘉義市,因日治時期有台灣總督府在北門設置阿里山鐵路及北門驛站等林業設施,豐富的阿里山檜木資源,自然成為嘉義市房舍的不二選擇。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市區中許多檜木老房子不是在外層包上一層鋼骨,不然就是已經拆除,變成水泥樓房,要看到完整保留的老宅很難,多半已壞朽等待修復。

畢竟,要將檜木老屋翻修、新舊融合真的不容易。有春枟宅主人陳寶全及妻子Carol表示,超過一甲子的老宅,許多結構已經朽壞得很嚴重,要不破壞結構進行重建,不但要「修舊如舊」,還要有新意,幾乎是一個重零開始的大工程。

要不是陳寶全靠著自身是建築師的專業與夫妻兩人對老屋的情有獨鍾,才能耐下心一步步仔細拆解評估,再重新規劃設計,否則不如直接拆掉重蓋來得不費事。

最後用超出預算許多的經費才整修到心中理想的狀態,Carol認為很值得。

陳寶全舉例,原木打造的樓梯,因上漆及時間久遠而產生的化學變化,讓表面的顏色變得很深。透過修舊如舊的工法磨去外層的漆,才讓木頭恢復成原來的顏色。

陳寶全靠著自身建築師的專業與夫妻兩人對老屋的情有獨鍾,耐心一步步仔細拆解評估、規劃設計,才能將檜木老屋翻修、新舊融合。黃菁慧攝圖/陳寶全靠著自身建築師的專業與夫妻兩人對老屋的情有獨鍾,耐心一步步仔細拆解評估、規劃設計,才能將檜木老屋翻修、新舊融合。黃菁慧攝

1樓浴室有日系住屋地熱設計

有春枟宛原本就是間住宅,因為翻修時Carol也想保留「家」的感覺,甚至格局設計都是未來自己要住的地方。1樓還有一套專業級的廚房設備,舉辦私廚餐會設備一應俱全,逢年過節會是全家人料理「家的味道」的地方。

此外,為了營造更舒適與阿里山意象的住宿體驗,將洗手台裁切成山的形狀,營造水自山中來的意象,同時在1樓房間浴室,除了安裝日本房子為抗寒的地熱外,也巧妙的將民國四十年代流行的空心磚、洗石子等建材融合,讓歷史的足跡也在俯首之間就能察覺。

延伸閱讀

嘉義夜晚沒地方去好無聊?看「青年實驗嘉」玩轉小城夜生活

為了營造更舒適與阿里山意象的住宿體驗,將洗手台裁切成山的形狀,營造水自山中來的意象。黃菁慧攝圖/為了營造更舒適與阿里山意象的住宿體驗,將洗手台裁切成山的形狀,營造水自山中來的意象。黃菁慧攝

2樓磚牆有古典通風設計,呼應古董級衣櫃

2樓房間屋頂看似破洞的磚牆,其實是日式老宅留下來做為通風換氣的設計,與古董級衣櫃相互呼應,都像是從細節中透露歷史的情感與溫度。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是木造老宅,保留原汁原味,有人在2樓行走時,1樓屋頂不時會傳出木頭擠壓的「吱拐、吱拐」聲音,讓習慣水泥房子的現代人,入住時別有一番復古情懷。

不論是客廳的桌椅、窗戶、天花板、樓梯、房間內的地板、牆面、廚櫃等,都可以看到老宅痕跡。

諸如窗花組成的牆面、樑柱改造的長桌、榫接手工椅及樓梯等,都像是記憶中「阿祖」時代才有的樣子復刻出來。

延伸閱讀

First Love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嘉義《+1+1+1》誌二期唯美出刊

「有春枟宅」房間內的地板、牆面等,都可以看到老宅痕跡。黃菁慧攝圖/「有春枟宅」房間內的地板、牆面等,都可以看到老宅痕跡。黃菁慧攝

包棟出租阿里山意象

為什麼叫「有春枟宅」?「有春」從台語來讀就是「有餘」的意思,希望這房子愈住愈有餘。「枟」是木頭的紋理,做為呼應嘉義市木都、阿里山樹木森林的精神。整體來說,老房子經過整修後展現新的光輝,迎來下一個春天,春天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

民宿營運至今,大多以包棟的形態出租,主要是Carol希望入住的人彼此是熟識的,在有春枟宅就像在家一樣,已經有不少好朋友及家庭固定會一起入住,一起享受好友親人的歡聚時光。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8249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旅遊地方嘉義市產業重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嘉義東門派出所迎百年!古蹟轉型文化基地注地方創生動能
文創品牌走入地方創生!茶籽堂為何南澳朝陽打造莊園經濟?
全台最多酒咖啡廳!新北九份「散散步。迷迷路」創古早味美學
胡華勝

胡華勝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