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濱田英明曾在台出版攝影集、舉辦攝影展,與台灣有著深厚緣分,此次則是其在疫情後首次來台拍攝,也從日本攝影師視角出發,記錄嘉義火車站、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製材所、嘉義公園、嘉義舊監獄宿舍群等保留自日治時期的嘉義地景。
圖/日本攝影師濱田英明、喜愛嘉義的演員許安植共同演繹嘉義的美好。平凡製作studio ordinary提供。
「街頭木造的老房子,精緻卻一應俱全的城市尺度,都和我在日本喜歡的地方有些相似。我們這次所拍攝了許多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場域與建築,從嘉義火車站、美術館、製材所、舊監獄⋯⋯無不讓我驚豔不已。」濱田英明如此說道。
另一方面,平凡製作也特意邀請曾因工作短居嘉義四個月而喜歡上這座城市的演員許安植擔任模特兒,展現探索小城的愜意與好奇。
除了觸動人心的溫暖影像呈現,在內容上「平凡製作」也從生態環境、風土飲食、在地書寫三大條目出發,蒐羅凝練嘉義精髓的關鍵詞條——當讀者翻閱「博覽小城的日常百科」,將能在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張坤城分享下,看見在一年裡漸次萌芽、綻放的特色植物,並漫遊3條嘉義生態祕境;或是聆聽飲食作家李佳芳解析城市飲食文化變遷,深入了解火雞肉飯從「醬汁香」到「油蔥香」等多元流派。
至於近年蓬勃的咖啡廳文化則由《裏嘉義》作者「下港女子」細細剖析,帶人看見在地咖啡廳如何以一杯咖啡為引,群聚同好。不只如此,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所長李知灝也以自身研究為根基,剖析嘉義文學迭變,帶人跟著文學關鍵詞,感受城市文學血液。
另一方面,由嘉義年度創意計畫「(+1+1+1 = 嘉義式)²」 延伸而來的第二期《+1+1+1》也收錄包含「小城風味實驗計畫」研發成果等「(+1+1+1 = 嘉義式)² 」精彩亮點,完整呈現該計畫自2023年5月至11月的多場活動,為這座不斷堆疊創意能量的城市留下珍貴紀錄。
同時首次曝光「(+1+1+1 = 嘉義式)² 」駐城作家朱宥勳、蕭詒徽以火雞肉飯店家、嘉義自行車道為主題創作的地方書寫,讓人看見作家如何以文學之眼,為看似平凡的地方生活碎片,賦予無與倫比的發光點。
圖/第二期《+1+1+1》收錄作家朱宥勳、蕭詒徽以火雞肉飯店家、嘉義自行車道為題的內容。平凡製作studio ordinary提供。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透過青銀世代的串聯、跨領域的連結,我們一起『+1+1+1』,以創新思維帶動世代共創,混融出嘉義市的歷久彌新;從生態探訪、飲食創作到藝文活動,各種從在地特色出發的活動,更誠懇地打磨出小城最美好的模樣,也讓來到這裡的每個人,不只看見嘉義的美,也能感受到城市生生不息、永續經營的力量。 」
圖/第二期《+1+1+1》已出刊。平凡製作studio ordinary提供。
去年毅然返鄉生活的平凡製作創意總監黃銘彰分享,「近一兩年來,嘉義市的文化活動越發熱絡,這座小城也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而這份刊物不只是這座城市迅速轉變過程中的見證與記錄,更是一份對各方發出的誠摯邀請,希望有更多人真正動身造訪嘉義、甚至落腳此地,深切感受這座新舊融合、適合生活的文化城市所內蘊的獨特魅力。」
圖/嘉義市府去年聯手「平凡製作」推出生活風格雜誌《+1+1+1》後,今年再度帶來第二期。平凡製作studio ordinary提供。
《+1+1+1》第二期「博覽小城的日常百科」22日正式發行,即日起可以前往全台逾百處藝文場館、獨立咖啡廳限量索取或試閱。各索取點及更多詳細資訊請見「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臉書粉絲專頁、「有事青年實驗室」Instagram、「平凡嘉義」臉書粉絲專頁及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