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16日表示,3年來疫情讓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面對民眾的辛苦,政府嚴肅認真面對。後疫情時代,有一群廣大的中低薪房貸族,也跟租屋族一樣需要政府的幫忙,以減輕生活負擔。
面對外界對房貸補貼的質疑,內政部長林右昌過去就說過,台灣住宅自有率高達8成,「有房並不是罪,有房子也不一定代表有錢」。而16日在記者會上,林右昌也再度說明,政策主要是要減輕中低薪房貸族的負擔,而非鼓勵未來要買房的人,也不適用於購買高房價的民眾,也不會補助到出租房子的房東。
根據規劃,《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草案為,110年家戶所得合計於120萬元以內,僅持有1房、且自用住宅者;原始核貸金額部分則分為2塊,一塊為高房價的台北市,設定在850萬元(總價約1200萬元)以下,其他縣市則設定在700萬元(總價約1000萬元)以下。
而關鍵的申請日期、金額部分,內政部規劃,資格基準日為112年2月28日為基準日,撥付方式採申請核定後一次撥付,金額為每戶3萬元;補貼的金額是以全國平均房貸餘額950萬元作參考估算,最近這幾年因為升息累計達到0.625%增加的利息支出估算所得。法案通過後,預期全國可以嘉惠55萬戶,台北市4萬戶、其他縣市51萬戶。
可申請住屋貸款補貼4大條件:
1.僅有一筆自用性質購置住宅貸款。
2.名下只有一戶房屋以內。
3.110年家戶所得合計120萬元以內。
4.原始核貸金額台北市850萬元(房屋總價約1200萬)以下的房屋、其他縣市始核貸金額700萬(房屋總價約1000萬)以下的房屋。
此次草案備受關注的是原始核貸金額部分,尤其在高房價的台北市,設定在貸款850萬元(總價約1200萬元)以下,恐怕不能說是太好的地段或是新古屋,甚至會是屋齡達3、40年以上,且地區偏遠的地段。
圖/蘇義傑攝影。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去年10月的統計數據,2022年10月台北市標準住宅每坪平均達58.44萬元;另外,也有市調機構統計,去年台北市新成屋的平均房價,已經來到每坪118.3 萬,再創新高。
儘管內政部長林右昌強調,房貸補貼的方案不適用於購買高房價的民眾,但若以台北市的平均房價來看,幾乎全都是高房價的建案,總價1200萬以下的房屋才能獲得補貼,條件上真的稍嫌嚴苛;甚至範圍放寬到新北市,蛋黃區、蛋黃區周邊的房價,也都是50萬上下之譜。因此方案的成效、民眾反映如何?還有待觀察。
林右昌強調,房貸補貼政策的目標在於支持、照顧「中低薪的房貸族」,至於買在哪裡不是重點。而雙北房價比較高的部分,內政部是以整個住宅的房價還有所得中位數做推估,這樣可以照顧到一些真正需要照顧的人,也不會補貼到房價買得很高的人,引發社會疑慮。政策的研擬非常重視公平性、正義性的課題,定在這樣的範圍內,基本上是針對中產以下的民眾做一些條件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