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台北市長蔣萬安為此推「機車退出人行道」措施,預計3月部分路段實施

擺脫「行人地獄」蔣萬安推機車退出人行道!其他國家怎麼做?

擺脫「行人地獄」蔣萬安推機車退出人行道!其他國家怎麼做? 圖/取自unsplash,攝影: Tommy Tsao。
作者:羅溫妮
日期:2023-02-13

「馬路如虎口」在台灣已見怪不怪,每年都有約3000人因為交通事故喪命,不禮讓行人、車輛亂鑽、逼車等亂象,哪些交通現象你最有感呢?曾有外媒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就將推行「機車退出人行道」措施,希望能兼顧機車與行人權益,想要改善交通安全,其他國家又是怎麼做的呢?

台灣為何被稱作「行人地獄」,稱號從哪來?

美國新聞網CNN曾經以「行人地獄」來形容台灣,不只是台灣交通事故死傷人數連年攀升,其中外籍來台人士因交通導致的死傷,也是不斷上升。

但與我們相近的日本,去年(2022年)交通事故死亡數創下歷年最低共2610人,可同年台灣1到10月就有2560人因交通喪命,且台灣人口僅有日本5分之1,可見每個人走在路上的事故發生率相當高。

延伸閱讀

瑞士評台灣駕駛會攻擊「走斑馬線也身亡」交通部8招救行人地獄

其中,讓大家最有感的莫過於「不禮讓行人」現象,像是過馬路會被轉彎車逼近,走路都要擔心車輛衝出,交通亂象甚至紅到國外知名論壇Reddit。

一名網友貼出台北市松山區孩童走在綠色行人專用道上,路線卻被機車格硬生生截斷,幼童不得不走繞到馬路上,引發熱議。

取自美國論壇Reddit。圖/取自美國論壇Reddit。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洗刷臭名!北市推「機車退出人行道」政策

為了洗刷行人地獄的惡名,台北市長蔣萬安6日表示,將針對人行道、機車爭路的狀況,規劃「機車退出人行道」政策,預計於3月將仁愛路一、二段跟敦化北路段的人行道機車格線註銷,改在道路上建設「機車彎道」停車格,還給行人安全空間,若試辦成功將會推廣到全市實施。

對此有網友表示贊同「人行道上面畫停車格本來就是糟糕的示範」「希望機車彎設計能順向斜停,避免出入時直接橫出」「要禁止任何車輛都不能上人行道」,雖立意良善但也不少四輪族擔心挖了機車彎,會壓縮汽車格數量,且試行路端人口密度跟行人較少,開車族比機車族多。

取自臉書「蔣萬安」。圖/取自臉書「蔣萬安」。

台灣目前有哪些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為了改善交通安全,台灣法規近期有針對「提高罰鍰」做調整,2022年12月22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已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48條等條文修正草案,包含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如未禮讓行人,罰鍰將從1200元至3600元,提高至3600元至6000元,目前尚待二讀、三讀通過。

至於行人經常使用的騎樓路段,機車到底可不可以停?每個地方政府的規範不同,像是高雄市開放機車只有一排且能保留1.5公尺人行空間,就有條件開放機車停放,新北則是在淡水、新莊、中和部分路段騎樓,用路人停車前可看有無禁停標誌。其餘像是科技執法、加強取締等改善措施,也是依不同地方有所不同規範。

延伸閱讀

台北人行道不夠都市地獄?網爆中南部被迫走「18層煉獄機車格」

取自unsplash,攝影:James Hunt。圖/取自unsplash,攝影:James Hunt。

其他國家如何改善交通安全?

台灣交通安全亂象,也許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不過鄰近國家交安措施都怎麼做?也許也值得我們借鏡。

日本|機車駕照取得門檻高、酒駕連帶責任

交通安全推廣是政府與民間「財團法人全日本交通安全協會」合作,深入安全意識融合到課程中,且因大眾運輸發達,也大大減少用車族,機車駕照考試難度較高,平均一人要考15次才能取得,駕訓班費用也較高,且駕駛人在初取得普通汽車駕執照後,需於規定範圍內貼上新手駕駛「初心運転者標識標誌」至少一年,酒駕者採連帶責任制度,提供酒精飲料跟車輛者,皆需會被罰等。

取自unsplash,攝影:Daniel Klein圖/取自unsplash,攝影:Daniel Klein

南韓|《民植法》學童保護區加強燈號提醒措施、罰金兩倍

針對孩童設立《民植法》,在學童保護區明定交通安全法律,例如加強燈號、監控設備,罰金也是兩倍起跳,昏暗處的斑馬線會設地板嵌燈,也發展智慧警告系統,部分地區如民眾滑手機過馬路,會攔截其手機畫面跳出警告,或在地面裝設信號燈,高速公路有彩色導引線設計等。

新加坡|有「擁車證」才能購車、學區設計環狀車道

新加坡法律甚嚴,同樣駕照難度較高,汽車禮讓行人的意識高,在公車彎道前會有停止標線,汽車要必須要等公車載完乘客才能行駛,使車輛不會搶道。民眾如果想要擁有車輛,必須先有「擁車證」才能持有,道路規劃則針對學區設有環狀車道,讓車輛速度放慢。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交通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你的城市好走嗎?談談「步行城市」該有的條件
台北人行道不再是都市地獄?他PO照:巷弄「通了」不用撞機車
違停猖獗變行人惡夢!阿姆斯特丹不顧市容毀也要當自行車天堂?
羅溫妮

羅溫妮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