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專欄】高雄鼓山魚市場建於1929年,2021年改建活化後成為有歷史美的高雄農漁精品展售中心

打造具有歷史美感的魚市場!高雄鼓山魚市場海景第一排全台最美

打造具有歷史美感的魚市場!高雄鼓山魚市場海景第一排全台最美 圖/魚夫提供。
作者:魚夫
日期:2023-02-06

號稱「全台最美」的高雄鼓山魚市場,現址是高雄市鼓山區濱海一路109-1號,日治時期則為新濱町二丁目10番地,建於1929年(昭和4年)。因為漁業自古就是打狗、旗後的重要產業,日人治臺後,1912年(大正元年)第一期築港工程完成,建置「哨船頭船溜」(即漢語哨船頭漁港),為了漁業買賣,乃於鄰近沿運河東岸的湊町,興築「湊町魚市場」,原址是湊町四丁目23番地,大約是今之濱海二路與鼓街口,所以如果將這一段前傳算進來,那麼鼓山魚市場就有一百一十年以上的歷史。

1928年(昭和3年)隨著港口擴大,日本政府決議新建現代魚市場,新市場必須能夠吞吐大型漁船,尤其是遠洋冷藏輸送的大型船隻,根據《高雄文獻.第10卷4第2期》的記載,當時的建築規模整理如下:

1.魚市場事務所:為煉瓦造二層樓建築,共132坪。一樓設有魚市場事務所、漁港事務所、輪值室、浴室、廁所等;二樓則有大、小會議室、魚市業者事務所、倉庫等。

2.拍賣場:分為有頂棚與無頂棚的拍賣場,建坪分別為600坪與393坪。

3.荷置場兼仲買人倉庫(置物場與漁獲販賣業者倉庫):為木造一層樓平房,以亞鉛板葺,建坪96坪。置物場87坪,漁獲販賣業者倉庫9坪。

4.冷藏庫:為磚造,內部鋪設木板及亞鉛板,建坪約14坪。

5.貨車積込設備(貨車裝載設備):有2個。

6.食堂:為木造一層樓平房,以亞鉛板葺,建坪約25坪。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7.便所:為磚造平房,建坪約8坪。

8.空箱置場傡荷車置場(空箱放置場、簡易型貨車放置場):建坪約150坪。

9.重油供給事務所:為磚造二層樓建物,一樓為磚造,二樓則以木造為主,屋頂以紅瓦覆蓋,建坪約17坪。

10.重油ターク(儲油槽):為供應動力魚船所用燃油,故以百餘噸鐵板製造儲油槽,並設有避雷裝置,防止儲槽因雷擊引發火災。

現存進入魚市場的正面入口建築則是當時的「高雄魚市株式會社」。

從這些描述來看,對照復原後的的鼓山魚市場,則明顯縮小很多。

延伸閱讀

【魚夫專欄】基隆在地人才知的美味!百年仁愛市場美食建築故事

1986年前鎮漁港擴建新碼頭,鼓山魚市場一度關閉

戰後國民黨政府將日本時代的「高雄漁業會」改組為「高雄市漁會」,辦公室就設在魚市場內,魚市場在戰爭期間因為幸運躱過盟軍空襲,建物保持狀況良好,可是後來又囿於國共戰爭,遠洋漁業受到限制,對照戰前高雄早已成日本南進基地,鼓山魚市1930年的漁獲統計,營收較高者依序為鮪魚、旗魚、鯊魚和烏魚等,是「帝國水產南進の策源地」。

取自全台最美-高雄鼓山魚市場FB圖/取自全台最美-高雄鼓山魚市場FB

日本投降後,雖無復當年風光,但重要性仍存一段時間,只是最後仍難敵沒落,再加上1963年後政府別闢前鎮為遠洋漁港,1984年高雄市漁會遷往前鎮,1986年前鎮漁港擴建新式碼頭,鼓山魚市場竟乏人問津,關閉營運。

延伸閱讀

【魚夫專欄】來去日本時代理髮喲!從江上理髮店看台灣造型史

2021年重生成全台最美魚市場

2021年高雄市政府啓動改造計畫,將第一拍賣場整建為高雄農漁精品展售中心,委請趙建銘建築師來規畫,打造既能修復歷史建築,重現當魚市場風華,而且要將塵封的空間再利用。

高雄農漁精品展售中心。魚夫提供。圖/高雄農漁精品展售中心。魚夫提供。

改建第一拍賣場成為海景第一排,將現存的魚市場建物結構為基礎,以270度的玻璃盒子為概念,變化出通透的空間,結合海景、渡輪與美食街,重新吸引新客群;戶外則由設計師吳書原操刀,吳書原經驗豐富,從台北松菸「不只是圖書館」、嘉義美術館,到台南水交社文化園區等,都是他的作品,試圖依據海港氣候佈局,成為「流動浮島」的港邊花園。

這是個都市再生、舊建築活化非常經典的案例,這種改造方案愈多,在我來看,便愈能創造出具有歷史美感的城市來!

延伸閱讀

台灣最值得欣賞的歌德式教堂!濟南教會奪台北2021老屋新生獎

▲高雄鼓山魚市場是全台最美的魚市場美食廣場,也來去大吃特吃,飽覽海景,品相多,便宜又大碗!

鼓山魚市場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濱海一路109-1  
電話:07 521 0776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美學地方高雄市產業重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魚夫專欄】臺北第一個工業生活村!松山文創園區的前世今生
台北寄生圖鑑?新富市場雞鴨屠宰場一排「半樓仔」藏北漂黑幕史
【魚夫專欄】交換姬、電姬指哪種女生?高雄開始的現代自動電話
魚夫

魚夫

漫畫家、評論家、電視台總監、名節目主持人、動畫公司老闆。在將屆半百之年自求隱退,毅然決然離開台北,移民台南,開始樂活人生,尋找新生命。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自1982年至2004年曾任職報紙、廣播、電視台等媒體,已自弘光大學退休,現為台南應用大學榮譽教授。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