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專欄】哥德式建築特色在於,運用聳立的尖塔、尖拱門、大窗及聖經故事的彩繪玻璃窗等形塑天堂之國

台灣最值得欣賞的歌德式教堂!濟南教會奪台北2021老屋新生獎

台灣最值得欣賞的歌德式教堂!濟南教會奪台北2021老屋新生獎 圖/台北濟南教會。魚夫提供。
作者:魚夫
日期:2022-05-24

日治時期1916年建成的幸町教會(今台北濟南教會,以下以此稱呼),2021年以「濟南教會新宣教中心暨主日學教室修復」(由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規畫設計)榮獲台北市「2021老屋新生大獎評審團特別獎」及台灣建築佳作獎,這棟建築的建造歷史背景,數年前我曾論述,本文將就建築欣賞的角度來談論。

濟南教會的監造者是井手薰,於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科卒業,那一年,他就到日本近代建築大師級辰野金吾麾下工作,因為表現優異,1910年得到辰野推薦來到台灣,最初協助松山森之助監造總督府新廈,也就是今日的總統府。

而幸町教會,是他來台後主導創作的第一件作品,様式採18世英國哥德式(Gothic)式再復興的風格,不過最終,竟有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鄉村教堂的趣味。

延伸閱讀

「小陽。日栽」把老屋變身名人堂,陳綺貞、蔣勳都來了!

哥德式建築的重要特色,在於運用如旱地拔蔥般聳立的尖塔、尖拱門、巨大窗戶,以及繪有聖經故事的彩繪玻璃窗等形塑天堂之國,並利用尖肋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柱束,營造出輕盈㫒天的感覺。

其次,大多數的教堂採坐東朝向各方,西向是大門入口,稱為「西端屋」(Westwork),有塔樓和內部旋轉樓梯,層層攀爬到頂層,會看見懸掛著一口大鐘,鐘樓作用在召喚信徒聚會,也可配合詩歌吟唱,產生共鳴回響的效果。

東端則為祭壇設置的所在,因為那是基督再臨的位置,所以濟南教會的座向也嚴謹遵守這原則。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鐘塔設計部分,往上層層退縮,搭配扶壁柱托住塔緣,可直至指向天際。

塔身雖開有石製百葉窗,能增加採光,但不具通風效果,只是當作塔樓裝飾而已。

其下為平窗,一樓有圓拱窗,由台灣在地唭哩岸石砌成,由於開窗面積大,所以圓拱窗內再飾三尖拱窗,較小者則為二尖。

又教堂屋頂,以魚鱗瓦舖蓋,據說目前台灣已無匠師能夠製作,而教堂使用魚鱗瓦者,也唯濟南教會罷了。

延伸閱讀

在廢墟裡喝咖啡正流行!政府活化舊城區,青創回流讓老屋現新生

建築外牆紅磚係「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煉瓦(Taiwan Renga))紅磚,這種TR磚密度高,每塊達4斤重,尺寸多為6X11X23公分,有些烙有印記,有些則無,表面平整者,通常還上油,又稱「油面磚」;鑲有印記者,又分陽刻、陰刻2種,網狀表面是為了有效的與水泥緊密結合。很諷刺的是,因為其質地實在太硬,在許多拆除古蹟的作業中,常見怪手的爪耙自傷。

至於,由TR磚和唭哩岸石組成的紅磚白(灰)飾帶,即一般所謂的「辰野樣式」。

辰野金吾這樣的設計風格,使建築物變得非常醒目,大量運用於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日式西建築中,辰野的徒子徒孫來到台灣,自然而然的加以發揮。

而正門上方,有大型的彩繪玻璃窗,如果入內,透過陽光投射就會產生柔和感。細看玻璃彩繪,則是以約翰福音中,提到耶穌的「七個我是」作為創作主題,更增添信徒心中的崇敬之意。

台北濟南教會。魚夫提供。圖/台北濟南教會。魚夫提供。

隨著大門門框層層推進,宛如被吸入聖殿之中。入門後,欣賞教堂內部,歌德式的肋拱是重點之一。

井手薰的手法,常故意讓連續3個屋頂鋼製桁架外露,遠從英國飛利浦運來的建材,使視覺空間感更高聳。

總體室內,以白色與粉紫色調為主,講台上佈置台座和座椅,中央十字架置於尖拱範圍內的上方,再其上,則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焚而不毀」的標誌,諸如此類的細部裝飾,經常出現於窗戶下方,計有四葉飾、五餅二魚等,皆是基徒們耳熟能詳的圖騰。

現階段,濟南教會不僅是整體規劃修復的主日學教室,還拆除殘破不堪的牧師館,同時更興建一棟新建築作為宣教中心,整體感覺和過往大不相同,且就在大馬路邊,彷彿一座大型戶外藝術般容易親近,轉個彎就能走進去,所以,盍興乎來?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美學觀點台北市文化復興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日式老宅「床之間」看出主人品味!台灣文學基地重生連結人與人
新竹《茶金》故事還沒完!茶虎姜阿新後代憶洋樓查封日場面悲壯
金門人家有棺材才孝順?戰後民宿「鳳毛麟趾」客連住7次狂挖寶
魚夫

魚夫

漫畫家、評論家、電視台總監、名節目主持人、動畫公司老闆。在將屆半百之年自求隱退,毅然決然離開台北,移民台南,開始樂活人生,尋找新生命。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自1982年至2004年曾任職報紙、廣播、電視台等媒體,已自弘光大學退休,現為台南應用大學榮譽教授。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