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底選舉腳步接近,各陣營候選人之間的競爭也愈來愈激烈。
以往「人物設定」這名詞,頂多只用在遊戲、動漫畫或電影,但近幾年選舉裡,也成為不下於政策論述的重要策略。
好的人設不只能讓候選人更貼近選民與支持者,甚至還能藉著包裝功力,突破同溫層,達到拓展選票的目的。
講到形象包裝,討論最熱烈地當屬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在卸下衛福部長與防疫指揮官職位、投入首都選舉後,形象可以說是「大解放」,除走訪地方展現庶民形象外,也積極搶攻青年票,安排多場跳街舞、打桌球、滾球、籃球等;或以親子互動展現慈愛形象、參加粉紅派對等,狂搶婦女票。
另外,競選團隊還規畫陳時中到台北市知名的外國人聚會酒吧,聆聽外國朋友對於台北市的想法,順便帶出「國際事務局」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互動的外國人,本身並沒有選票,但對於陳時中的形象,卻有大大的加分效果。
圖/取自「陳時中」臉書。
上述的活動都算正常操作範圍,但過程中,競選團隊也出了不少險招。
像是團隊日前規劃陳時中到同志酒吧,還請他親自走進吧檯調酒,力圖打破過去「紅酒事件」的形象,現場氣氛相當熱絡。
這樣的操作,不難看出團隊想一次囊括同志族群、台北酒吧文化等2個票源,但如此大膽的操作仍掀起不少討論。
儘管陳時中團隊的選舉規劃看似步伐穩健、目的與對象明確,但近來仍出現「放送事故」失誤。
日前,陳時中團隊為推廣免治馬桶政策,特別找來網紅「四叉貓」合拍宣傳影片,沒想到其中一幕,陳時中趴在隔間頂上與四叉貓打招呼,遭外界質疑,與描述校園與性霸凌的知名電影《熔爐》有所連結,讓不少觀眾大喊不舒服,團隊於是緊急修改影片。
圖/取自「陳時中」臉書。
另外,陳時中12日晚間,在臉書分享到萬華吃滷肉飯的照片,想不到其中2張照片,被抓包誤用部落客小可愛阿貴的文章圖,疑有盜圖嫌疑,團隊因此也趕忙出面澄清,表示「小編群向大家誠摯道歉,是我們誤用了照片」。
免治馬桶的宣傳,或許能歸咎判斷失準,但臉書文竟誤用他人版權照,不禁讓人好奇,團隊的螺絲鬆動到什麼程度?
而在台北市3組候選人裡,最年輕的國民黨市長參選人蔣萬安,除了起跑最早外,溫文儒雅、文質彬彬,又幾乎無負面新聞,甚至讀建中、政大、赴美求學取得博士學位的背景,完全就是為高知識分子居多的台北市打造的參選人,也是北市選民最愛的選將類型。
但這次選舉中,蔣萬安這些特質似乎並未突顯出來,又或著選民關注的焦點日漸改變,讓他的聲量一直遠不如對手,不論是與青年互動、激烈的口水戰,都沒有帶來太大助益。
此外,蔣萬安團隊還找來不少過去常惹爭議的蔡正元、羅淑蕾、賴士葆、費鴻泰等人進入團隊,也引發外界各種質疑。
圖/取自「蔣萬安」臉書。
當「佛系」打法不再,民調被最大對手陳時中追過後,蔣陣營也積極研思如何突破,近期更拋出「蔣經國牌」策略,盼以當年帶領台灣發展,走入經濟起飛時代的蔣經國為號召,強調「正藍軍」地位外,也鞏固蔣經國信徒的選票。
但畢竟蔣經國時代已過去逾30年,在2022年的現在是否還有用?年輕人能不能接受?都是風險。
至於這次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台北市長的黃珊珊,過去就是20年資深市議員,在2019年進入台北市政府擔任副市長後,讓她的知名度、影響力又更上一層樓,順利從內湖南港走出到全台北市。
長年深耕基層與市政議題的她,也是這次選舉唯一有在台北市督導市政經驗的人,對台北市政最為熟捻,因此團隊也活用這項優勢,全力大打「有經驗」的市政老手形象。
圖/取自「黃珊珊」臉書。
但黃珊珊的缺點或弱勢也相當明顯,在黨籍問題無法激起漣漪的狀況下,對手自然會把黃珊珊與柯文哲做連結。
早在參選前,黃珊珊就被貼上「柯文哲接班人」的標籤,等於過去、現在、未來,柯文哲施政的任何缺失或瑕疵之處,黃珊珊都難以切割。
「人設」背後的學問大,簡單來講,就是反映並迎合選民的期待,再加上近年網路社群發達,候選人在選舉過程中,只好更加重視形象包裝,以取得選民關注。從包裝的手法,也可約略看出,該候選人想積極進攻哪一塊選票。
但「人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候選人的本質,基本上「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仍是基本道理,甚至還要考慮到鐵桿選民的感受。
否則過度包裝,最終只會淪為四不像,甚至讓原本的選民感到反感,把無法接受這些包裝的死忠支持者推得更遠,反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