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鴨肉許 ▸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35號(二姐店)
2. 西市汕頭館 ▸ 新竹市北區西安街70號(總店)
3. 北門市場阿婆拉仔麵 ▸ 新竹市北區仁德街66號
4. 竹山意麵 ▸ 新竹市北區愛文街13號
5. 和味清粥小菜 ▸ 新竹市北區長安街36號
6. 中央市場糯米餃 ▸ 新竹市東區西門街2巷2號中央市場92攤
7. 阿城號 ▸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城隍廟前廟埕)
8. 柳家肉燥飯 ▸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城隍廟前廟埕)
9. 林家肉圓 ▸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城隍廟前廟埕)
10. 王記蚵仔煎 ▸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城隍廟前廟埕)
觀察黃益中的美食名單會發現,許多店家都在新竹城隍廟周邊,而且其中不少是家傳三代的老店,像是百年老字號「阿城號」和「林家肉圓」,還有「鴨肉許」「西市汕頭館」「王記蚵仔煎」都赫赫有名。
說到鴨肉許,除了觀光客常點的鴨肉炒麵、炒鴨血、炒鴨脆腸外,他最推薦的是煙燻鴨肉、鴨肉湯麵和炒花枝。
至於西市汕頭館,店內自製沙茶醬則讓他一口入魂,平常還會特別外帶回家,當火鍋配醬吃。
不過西市汕頭館除了牛肉火鍋是饕客必點外,黃益中也傳授炒沙茶牛肉麵搭魚餃湯的組合,因為「沙茶牛肉麵這種獨特味道,我找遍全台北都吃不到,根本是夢幻般的美味。」
圖/新竹紅醩肉圓。取自臉書「新竹阿城號」。
接著鏡頭轉到阿城號,店家除知名炒米粉外,黃益中也很愛淋有同樣醬汁的炒麵。
另外阿城號的什錦湯和魷魚羹,也讓黃益中品嚐後念念不忘,尤其是魷魚羹。他解釋,像這類的魷魚羹、肉羹、魷魚片及魚酥,加上勾芡後的羹湯組成的綜合羹,新竹人還會俗稱「ㄍㄜㄍㄜ羹」。
若想吃到當地不同風味的「ㄍㄜㄍㄜ羹」,城隍廟的「元祖林魷魚羹」「雅珍號ㄍㄜㄍㄜ羹」這2家好店,也非常值得朝聖。
接著說道蚵仔煎,黃益中直言台北所有知名店家,不知怎麼的,就是少一味。
還好「王記蚵仔煎」風味獨到,擁有「新竹獨特的甜辣醬汁,那煎得酥脆帶有些微焦脆口感的粉皮,搭配青脆的小白菜,整體輕甜又不油膩」,真要說起來,唯獨排隊人潮太多的問題,因此人多時,他就會選擇「莊家蚵仔煎」,一樣好吃。
另一方面,黃益中有些好店,吃的其實是情懷。
好比隍廟商圈小巷子內的「和味清粥」,其地瓜粥與小菜的風味,跟台北復興南路的清粥小菜差不多,可價錢連一半都不到。
而且該店還陪伴他度過高三晚自習的歲月,因此離校後,他總會來打包一份便當回家當消夜,更直呼「我就是吃和味考上第一志願的。」
圖/取自臉書「林家大竹肉圓」。
該文一出,果然隨即吸引當地網友狂讚,引發強烈共鳴,許多人都留言表示「哈哈哈!看到一鴨肉許就推了」「最近去了幾次西門汕頭館,好吃」,還有人讚嘆感謝「看到這張圖真的很傻眼!!新竹縣市真的蠻多美味的!謝謝益中為新竹人的我們仗義執言」「感謝老師,先截圖留存了,不是麥當勞那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