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年輕博物館長指出,金門戰地閩南文化信仰獨特,到陽翟老街可體會軍中樂園,西園鹽場還有小天空之鏡

金門人為何愛剖半籃球挑水?全台「最年輕館長」曝4大文化特色

金門人為何愛剖半籃球挑水?全台「最年輕館長」曝4大文化特色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Ruslan Ruslan。(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馮紹恩
日期:2022-06-23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郭怡汝,年僅32歲,有全台最年輕博物館長的稱號。她的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短時間就有破萬人追蹤,全因寫了一則,關於搶救烏克蘭博物館文物的貼文,引發民眾關注,並瘋狂轉傳。熱愛探究身邊事物、喜愛歷史的她,想分享金門哪些特別景點呢?

畢業自台大歷史系的郭怡汝,是高雄人,到金門已經6年,2021年8月升任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擔任所長。

她對金門人的第一印象,其實與過往既定感不同「很多人跟我說,金門人很排外,但我到這裡後,發現他們全都很熱情,甚至機車鑰匙3天沒拔都沒被偷。」

「生活不怕苦,戰鬥不怕死,工作不怕難」這是金門人常形容自己的描述。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郭怡汝。金門縣府提供。圖/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郭怡汝。金門縣府提供。

郭怡汝說,因為打過「熱戰」,金門人血液中流著戰鬥性格,還常以是金門人為傲。

「他們會跟我說,過去戰地時期很苦,砲彈從頭上飛過去是家常便飯,所以現在很希望和平」從來金門人都不會默默的,而是坦率與真誠,她形容,金門人的特質是「堅毅不拔」。

延伸閱讀

金門人家有棺材才孝順?戰後民宿「鳳毛麟趾」客連住7次狂挖寶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金門4大特色:自然景觀、戰地風光、閩南文化、特色信仰

郭怡汝認為,金門有4大特色,首先是,自然景觀和台灣非常不同。

自然景觀

金門地質是堅硬的花崗岩,土壤少而貧脊,只能種植耐旱作物,夏天主要作物是小麥,常可以看見一片金黃色的小麥田。

至於金門的秋天,則是紅高粱或白高粱的時節,在酒廠附近,就有高粱酒鄉。

而且你知道嗎?金門四季相較台灣非常明顯「伯玉路上的小葉欖仁,春天冒出枝枒,顯得非常翠綠,直到秋天轉黃,冬天成了枯枝。」

延伸閱讀

馬祖最難找打卡點「后澳民宅」藏北竿!國際藝術島揭網美8戰地

而金門另一個自然景緻特色,就是路上常見許多牛隻。

郭怡汝提到,當初金門縣府為了多元化在地產業,先後引入了不少牛隻「你會驚訝,這裡人跟動物共存的很自然,晚上要去買東西,可能還要停下來等牛過馬路。」

戰地風光

而金門的軍事遺跡,則留下許多真實戰爭而來的彈孔,像是北山洋樓就有彈痕,在地保存有許多戰爭遺產。

閩南文化

又金門閩南文化建造的紅磚屋,也跟台灣本島的不同「燕尾脊,屋脊上左右兩邊上揚的曲線,真的很像燕子尾端還分翹。」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取自《遠見》資料照。圖/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取自《遠見》資料照。

特色信仰

說到金門的特色信仰,自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著名的風獅爺「金門有100多隻,長得都不一樣。」

因為金門風大,所以希望風獅爺能保佑,擋住強風「風獅爺嘴巴打開,朝風比較強的地方張開口,象徵著把風給吃掉。」

另外,在小金門常見的「風雞」,亦跟當地自然環境有關。

延伸閱讀

台南美術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有夜場?3萬殭屍粉嚇壞黃偉哲

金門陽翟老街。取自《遠見》資料照。圖/金門陽翟老街。取自《遠見》資料照。

金門3大景點:歷史民俗博物館、陽翟老街、西園鹽場

歷史民俗博物館

身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的館長,郭怡汝建議,初次造訪金門的遊客,可以先來一趟歷史博物館,走進「金門的文化入口」。

館內除介紹金門的4大特色,希望遊客走在路上,更了解當地獨特風貌外,還設計了一些特別活動,像是挑水的體驗,用剖半的籃球,拿著鐵絲串在棍子上,彷彿水桶提籃,試著挑水。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取自《遠見》資料照。圖/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取自《遠見》資料照。

不過,為什麼要用剖半的籃球呢?原來,這跟當年林毅夫叛逃事件有關。

當初,傳說林毅夫抱著4顆籃球叛逃到廈門,自此之後,國民政府無法再承擔風險,於是下令所有「球類」都要管制,私人的球都得戳破,但物資已經夠稀少了,丟掉又浪費,所以才拿剖半的籃球,做成擔子挑水。

「但以前上體育課還是要有球,只好上課時特地給籃球打氣,下課後再洩氣。不然就要有專門的人鎖緊,沒有特殊命令就無法進去」而且連小小顆的兵乓球都不例外,通通得管制,他們當地人因此常笑說「跟保護黃金一樣。」

陽翟老街

過去曾是電影《軍中樂園》拍攝地點的陽翟老街,同時間,也代表金門過去戰地60年代,原汁原味的風光歷史。

因為老街保留完整,有過去軍人觀影的電影院、公共澡堂、理髮廳跟撞球室,走進去就像踏入時光隧道「現在還有許多年輕人返鄉,選擇在那裡開店,很有活力。」

金門陽翟老街。取自《遠見》資料照。圖/金門陽翟老街。取自《遠見》資料照。

西園鹽場

郭怡汝形容,西園鹽場是金門版的天空之鏡,而且這裡的曬鹽歷史長達700多年,小巧又精緻,只要預約,當地人就會帶遊客體驗引海、製鹽等傳統工法,拍起照來格外漂亮,因為金門附近,沒有高樓大廈會遮掩。

金門西園鹽場。取自《遠見》資料照。圖/金門西園鹽場。取自《遠見》資料照。

金門西園鹽場。取自《遠見》資料照。圖/金門西園鹽場。取自《遠見》資料照。

金門西園鹽場。取自《遠見》資料照。圖/金門西園鹽場。取自《遠見》資料照。

看了這麼多金門限定的旅程,民眾不妨趕緊安排,來一趟3天2夜的小旅行,體驗有別於台灣,完全不一樣的風光景緻吧!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旅遊人物連江縣金門縣外島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基隆鬼屋頂樓讓林右昌兒時超驚呆!光照港灣讓林開郡洋樓亮起來
馬祖梅花鹿養來吃的?藍眼淚流出北海坑道「國軍最廢」要命設計
不是澎湖人也砸錢當會員!PTT版主開「沿菊書店」搶救世代文化
馮紹恩

馮紹恩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台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台北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