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舉辦至今,首次從城郊轉移至都心,32件作品散落在充滿歷史氣息的桃林鐵路及南崁溪邊,彷彿桃花源

無圍牆美術館揭「我的祕密基地」2022桃園地景藝術打卡魔幻綠洲

無圍牆美術館揭「我的祕密基地」2022桃園地景藝術打卡魔幻綠洲 圖/《我的秘密基地》黃文淵 X 劉瑋英作品。取自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
作者:林仕祥
攝影:蘇義傑
日期:2022-03-24

編按:繁華的市中心內藏著一個藝術綠洲,這是2022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的策展主題,也是地景藝術節自2013年舉辦至今,首次由城郊轉移至都心。32件地景藝術散落在充滿歷史氣息的桃林鐵路,以及綠水淙淙的南崁溪邊。聽!這啾啾鳥叫聲是不是將我們拉入了桃花源?

【 文章時間:2022年3月19日 】

45位國內外藝術家、14組社區與社群團隊,創作「河流的形狀」「我的祕密基地」等32件作品,結合超過30場社區活動,以及愈夜愈美麗的絢爛光影,將喧囂城市與寧靜鄉村,以一種和諧方式巧妙交融,都市內的綠洲,在蟲鳴鳥叫中達成一種和諧平衡,緩緩地述說在地故事。 

延伸閱讀

華燈初上蘇媽媽、江瀚虐緣發生地!全台10大神級圖書館此生必去

桃園地景藝術節首次由城郊移至都心舉辦,延續過去「無圍牆美術館」的想法策展,整體概念為「都會綠洲,親山近水」。蘇義傑攝。圖/桃園地景藝術節首次由城郊移至都心舉辦,延續過去「無圍牆美術館」的想法策展,整體概念為「都會綠洲,親山近水」。蘇義傑攝。

桃園地景藝術節自2013年開展以來,就以「無圍牆美術館」的形式突破藩籬,增加人與藝術的親近感,希望透過「移動」特性來喚起地方意識。

在疫情籠罩的這2年中,無論是環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距離,都開始質變而賦予了新體悟,也為這次藝術展添上不同的意義。

桃園地景藝術節
展出時間:2022年3月11日 ~ 3月27日
展出地點:
▸ 南崁溪畔10:00 ~ 20:00
▸ 桃林鐵路 虎頭山公園、虎頭山創新園區10:00 ~ 18:00

詳情請見「桃園地景藝術節」活動官網。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延伸閱讀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根本「不漂亮」?全球建築大師百年美學遭顛覆

金屬雕術,塑造虛實交錯

作品「浪在一起」,模仿浪犬舒展筋骨,放大的浪犬讓民眾走進雕塑下方,用不同視野看待流浪狗。也象徵縮小人類的自我意識,讓人們重新思考對浪犬生命的尊重。蘇義傑攝。圖/作品「浪在一起」,模仿浪犬舒展筋骨,放大的浪犬讓民眾走進雕塑下方,用不同視野看待流浪狗。也象徵縮小人類的自我意識,讓人們重新思考對浪犬生命的尊重。蘇義傑攝。

親近水岸,體會生命交會

作品「暗光鳥的春天」,由夜鷺作為開端,並以魚尾將大家目光自然帶到南崁溪中。蘇義傑攝。圖/作品「暗光鳥的春天」,由夜鷺作為開端,並以魚尾將大家目光自然帶到南崁溪中。蘇義傑攝。

土地為家,培養在地認同

作品「築一個巢」,描述所有生命都需要一個家,以土地為家、以河流為家、以樹木為家、以情感為家,可延伸是一種歸屬感與在地認同。蘇義傑攝。圖/作品「築一個巢」,描述所有生命都需要一個家,以土地為家、以河流為家、以樹木為家、以情感為家,可延伸是一種歸屬感與在地認同。蘇義傑攝。

落地深根,異鄉漸成家鄉

既開放又流動的桃園,近年吸引大批外地人流入,異鄉也漸成遊子的家鄉。蘇義傑攝。圖/既開放又流動的桃園,近年吸引大批外地人流入,異鄉也漸成遊子的家鄉。蘇義傑攝。

織品如河,隱喻城市征服史

作品「河流的形狀」發想來自南崁溪,藝術家藉此表達「到底是水或河流塑造我們的道路和城市,或是相反呢?」民眾能躺在作品上,思考城市與自然的關係。蘇義傑攝。圖/作品「河流的形狀」發想來自南崁溪,藝術家藉此表達「到底是水或河流塑造我們的道路和城市,或是相反呢?」民眾能躺在作品上,思考城市與自然的關係。蘇義傑攝。

重視環保,漂流木重生藝術品

作品「鹿與鹿的對話」,藝術家以漂流木實踐環境藝術,將素材用最簡單、環保的方式,讓漂流木重生,再次回到大自然界懷抱。蘇義傑攝。圖/作品「鹿與鹿的對話」,藝術家以漂流木實踐環境藝術,將素材用最簡單、環保的方式,讓漂流木重生,再次回到大自然界懷抱。蘇義傑攝。

遊憩樹屋,兒時夢想成真

作品「我的祕密基地」運用樹木與草地創造與民眾互動的作品,3座圓形樹屋宛如祕密城堡,穿梭的廊道充滿探險氣息。蘇義傑攝。圖/作品「我的祕密基地」運用樹木與草地創造與民眾互動的作品,3座圓形樹屋宛如祕密城堡,穿梭的廊道充滿探險氣息。蘇義傑攝。

天馬行空,魔幻寫實寫人性

作品「Contact」象徵人的思惟延伸,在不同軌道上轉換新視野到達不同的世界。頭上造型象徵孩子夢想與創意,在歷史與科技發展的現實之下,還抱有的純真理想。蘇義傑攝。圖/作品「Contact」象徵人的思惟延伸,在不同軌道上轉換新視野到達不同的世界。頭上造型象徵孩子夢想與創意,在歷史與科技發展的現實之下,還抱有的純真理想。蘇義傑攝。

延伸閱讀

日式老宅「床之間」看出主人品味!台灣文學基地重生連結人與人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88113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旅遊桃園市韌性城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中根本台灣首都」七期驚艷空拍掀遷都論戰,台北信義不敵?
新竹《茶金》故事還沒完!茶虎姜阿新後代憶洋樓查封日場面悲壯
總統府蓋得其實「超禮貌」台北永續綠建築環保設計軟彩蛋大盤點
林仕祥

林仕祥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