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是全球宜居城市目標,其中符合綠建築9大指標、榮獲鑽石級標章的全台最美綠能圖書館就座落在北投

總統府蓋得其實「超禮貌」台北永續綠建築環保設計軟彩蛋大盤點

總統府蓋得其實「超禮貌」台北永續綠建築環保設計軟彩蛋大盤點 圖/台灣總統府。取自Flickr。攝影者m-louis。
作者:台北畫刊
日期:2022-03-17

節能環保是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標,要邁向永續的宜居城市,建築是否符合綠能環保準則,是評估的重要指標。「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張清華是國內推廣綠色建築的先驅之一,曾設計許多具代表性的綠建築作品,讓我們跟著她的腳步,一起認識在台北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建築。 

舒適環保的綠色建築

「對我而言,讓人覺得舒服的建築物,都能稱之為綠建築」張清華說,綠建築可以是一種廣泛的概念,除良好的採光和通風條件外,擁有漂亮外觀、不讓人產生壓迫感,也是綠建築應具備的條件。

她指出,台北許多老建築,如總統府、迪化街的老宅等,都是讓人感到舒服的綠建築,它們的採光非常好,同時靠著自然通風就能帶走室內熱氣,完全不需仰賴空調,節能又環保。

提到台北當代最具代表性的綠建築,出自於張清華之手、被譽為全台最美圖書館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最常被提到的案例之一。

有全台最美圖書館稱號的北投圖書館,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綠建築之一。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資料來源台北畫刊。圖/有全台最美圖書館稱號的北投圖書館,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綠建築之一。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資料來源台北畫刊。

延伸閱讀

台北住關渡最理想?揭北投人才知道「鼎泰豐」8大美食征服名廚

這座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不僅符合國內綠建築九大指標、榮獲鑽石級標章外,也是一棟讓人感到舒服、沒有壓迫感的建築。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除建材使用皆可回收再利用,以木結構為主體的建築,更給人一種溫馨、放鬆的感受;東面的大片落地窗引進屋外自然採光,可減少使用燈具;挑高夾層的高低窗產生的浮力通風原理,能幫助通風與散熱,這些設計都有助節能,營造舒適的環境氛圍。

張清華認為,除推廣綠色建築外,營造整體綠色環境,有助於打造永續與自然共存的綠色城市。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圖/張清華認為,除推廣綠色建築外,營造整體綠色環境,有助於打造永續與自然共存的綠色城市。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延伸閱讀

天龍國毛孩放電潮出水!台北狗公園友善公車讓飼主想投胎當寵物

又如同樣拿下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的健康社宅,基地鄰近民生社區,建物在周邊建築林立的情況下,採取非規則形設計切割量體並旋展,讓空氣順利對流,降低空調需求;同時保留基地內大部分的樹木,並增加綠化,為社區提供更多綠色空間。

張清華說,依據地理特性和氣候設計建物,適度就地取材與回收現地建材再利用等,以消耗最少地球資源和製造最少廢棄物,也是綠建築的特色。

友善環境的設計觀念

「綠建築的核心設計理念包含節能、環境共生、減少浪費」張清華說,綠建築是很有禮貌的建築,因為它懂得尊重環境、友善地球,同時減輕地球及使用者的負擔。

「更多的水和綠地,有助降低城市的溫度」張清華在規畫花博的新生三館時,利用人與土地共生及對環境友善的建築設計概念,保留基地內的老樹,建築主體遇樹則退,於是建築外觀有了曲線造型。館外生態池則創造一個小型溼地,提供多元生物生存環境。

綠建築強調與環境共生、生態平衡、節能等永續發展課題。張清華指出,永續發展的觀念不只應用在建築物上,它也涵蓋公園等空間場域。

健康社會住宅的外觀採用不規則形設計曲面,使空氣順利對流、降低空調需求,融入建築智慧。攝影師Aaron p。台北畫刊提供。圖/健康社會住宅的外觀採用不規則形設計曲面,使空氣順利對流、降低空調需求,融入建築智慧。攝影師Aaron p。台北畫刊提供。

因此在構思公共空間時,應用「軟」材質取代「硬」材質,好比綠色植物就屬於軟材質,要想辦法讓綠地多一些,公園減少採用硬鋪面、排水溝、堤防等硬建材,或因地制宜規畫具滯洪功能的設施,以及因應環境特性,採用不破壞生態的自然工法等,是全球永續風潮下的建築趨勢。

延伸閱讀

台北興隆社宅感情好到「長」出來!青創戶靠社群破鄰居交流心牆

「忠誠公園和美崙公園的透水鋪面和生態排水草溝,就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張清華表示,透水鋪面和生態排水草溝能改善下雨天的排水與積水現象,同時讓公園土質有利植物生長,是一種對生態和環境友善的工法。

與自然共存的綠色城市

「生物多樣性」和「綠化量」是綠建築的重要評估指標之一,因此綠建築興建前,都會被要求提升大基地開發的綠地生態品質,以多孔隙環境及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

同時,透過栽種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等各種植栽物種、表土保護的方式,創造豐富的生物基盤。

此外,建築基地栽種的樹種和數量,也攸關淨化空氣的效果,由此角度,綠建築的發展亦將促進綠色城市的實現。

花博新生三館保留基地原有老樹,建物則以曲線造型讓出空間,呈現自然與建築和諧共存的意涵。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圖/花博新生三館保留基地原有老樹,建物則以曲線造型讓出空間,呈現自然與建築和諧共存的意涵。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張清華指出,綠建築標章已行之有年,如今絕大多數新建物都符合政府公布的規定。她認為,以更宏觀角度去建構一座綠色城市,才是更符合全球趨勢的新觀念。

「綠色城市帶給人們的影響,遠比綠建築多更多」張清華說,所以推廣綠建築外,城市也要多一些綠地這類柔軟元素,像是提供大眾休閒,減緩熱島效應、降低空氣汙染等,讓環境永續,顯現都市更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轉載自2022.03「台北畫刊」,原文撰寫張煥鵬,攝影張晋瑞、Aaron p,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永續觀點趨勢韌性城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屏東菸廠再造重生!盤點全台活化老舊工廠,魔法生態園區都吸客
台北成功中繼市場3/18開幕美如百貨!30年老菜市仔2024拚改建
迪化街亭仔腳藏古蹟6智慧!百年街屋「不見天」建築為何淘汰?
台北畫刊

台北畫刊

57年1月出刊的《台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觀光、市政及生活型態等資訊,且讓這本走過半世紀的城市相簿,陪你迎接身處臺北的每個動人時刻。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