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時代雜誌全球最佳百大景點!工期拖10年、命運多舛的北藝中心,終於要在2022年開幕了!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如何從「爛尾樓」,成十年磨一劍的全新地標?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如何從「爛尾樓」,成十年磨一劍的全新地標? 圖/北藝中心獲選2021年時代雜誌全球最佳百大景點,但施工過程充滿曲折。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作者:郭逸
日期:2021-10-15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獲選時代雜誌2021年全球最佳百大景點,與杜拜的未來博物館、安藤忠雄負責整修計畫的法國巴黎皮諾私人美術館、隈研吾所設計的丹麥歐登塞安徒生博物館等文化設施一同入選,預計今年完工、2022年1月試營運、7月開幕;但北藝的命運多舛,曾逢多次施工延宕,工期一拖就是10年。《城市學》追本溯源,探討北藝究竟如何從瀕臨「爛尾樓」,終成十年磨一劍的全新地標。

北藝特殊設計,備受世界關注

銀白色的圓球矗立在捷運劍潭站外,經過當地基河路與劍潭路的人們無不驚嘆。北藝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s)設計、國內建築師姚仁喜團隊執行,以大型圓球體與兩個長型立方體組合而成,騰空地面的設計,內部空間則為「3+1」的劇場,包括大劇院、鏡框式中劇院、多形式中劇場以及超級大劇場,其中,超級大劇場可容納最多的2300人。

除了獲得時代雜誌青睞,北藝早在2016年施工期間,就曾被知名建築設計雜誌《Dezeen》選為年度最值得期待的12座建築之一(Dezeen’s Top 12 Buildings to Look Forward to in 2016),2021年又被英國衛報及CNN選為2021全球藝文亮點,備受各界矚目。

北藝預計明年7月開幕,屆時將搭配「藝術三節」,包括台北兒童藝術節、台北藝術節以及台北藝穗節,開放民眾參觀。

如今看來風光,但北藝興建過程的風浪不斷,2010年的郝龍斌市府年代即動工,原訂2015年就會完工,卻一拖再拖,直到2021年才能問世,究竟原因為何?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2021年「打開台北」提供。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2021年「打開台北」提供。

➤延伸閱讀: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居然長這樣!打開台北揭再生城市神秘永續建築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球體造型好悲劇!追加預算還是蓋不出來,營造廠甚至因此倒閉

首先,北藝最特殊的球體造型,內部是高規格音質的表演空間,物料與材質特殊,施工相當困難,郝市府當時宣布興建費用為45億元,在柯市府接手後預算逐年增加,最終耗費67億2千萬元才得以續建;北市議員曾組團考察,發現北藝的種種問題,市府的解決能力很有限,甚至譏諷北藝是「爛尾樓」。

更慘的是,北藝最初的承包商「理成營造」因為低價搶標北藝興建案,因為撐不住財務壓力跳票,宣布破產,就有營造商同業私下接受媒體採訪,透露理成的承包價太低,僅50億元,保留款從5%提高到10%,且北藝由姚仁喜規劃,設計很複雜,姚的要求又很嚴格,資金軋不過來就出事了。

少了營造廠,北藝問世的日子看似遙遙無期,危機仍難以止血,即使柯市府官員逐一致電、拜訪邀標18家國內優質營造大廠,包括榮工、皇昌、達欣、春原、互助等等,全讓市府吃了閉門羹,因為他們深知北藝興建困難度太高,多處工程、估驗只做一半,完全不想為理成擦屁股。

此外,若真的承接北藝工程,還得償還下游廠商的鉅額欠款,因大型營造廠都有自家習慣合作的下包商,若未找原先施工的包商合作,遭到積欠款項的理成下包工人,更可能干擾工程進度。

協調多時,市府決定採分標發包的方式續建,包括外牆、帷幕、機電工程、內部裝修等等,現在才能訂下開幕日期,為表演藝術提供更高級的場地,藉此提昇表演品質。

取自台北表演藝術中心FB。圖/取自台北表演藝術中心FB。

➤延伸閱讀:觀光客不來房價還是夯?六都「夜市宅」士林夜市漲最兇!

完工前又爆弊案,公安與公帑雙雙丟失

然而,北藝今年10月初又遭媒體爆料電扶梯工程驗收放水,負責雙北捷運電扶梯安檢作業的「台灣通力」公司,曾遭媒體踢爆雇用無照技師維修、偽造安檢單,遭北市府停權處分,該公司負責的北藝電扶梯工程另行發包,卻爆出接手廠商假造施工日誌、擅改零件規格、未依工法施工,甚至連電梯防火門驗證也已經過期,市府新工處卻全數批准過關,屆時可能釀災,甚至鬧出人命。

對此爭議,新工處表示,施工廠商皆依契約相關規定提送估驗計價送審資料,監造單位審查後,再送交新工處請領估驗款,施工日誌並未造假;而電梯設備也在安裝測試後,符合電梯協會的安全規格。

本該成為建築的奇景、藝術的創舉以及觀光的養分,卻因為台灣慣有的低價搶標陋習,以及施工過程的艱辛,導致原本5年左右的工期直接暴增一倍至10年,政府必須將北藝興建案做為借鏡。除了《採購法》的缺漏,更應捫心自問能力所及之處,才不會丟失施工品質又浪費全民公帑。

👉 追蹤+按讚城市學FB官方帳號,加入IG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美學政策北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80年台鐵員工老宿舍激活化!台北歷史建築砸3億修復成現代商圈
歌手耳邊親自導覽、環繞立體演唱會!來北流聽屬於你的音樂故事
全國拚蓋社宅柯文哲卻逆風「停看聽」,社宅到底該不該營利?
郭逸

郭逸

《遠見》資深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