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飽未?阿米與美菜樂食記》由AKRU與日本編輯竹中式子創作,因語言交換而認識,且都熱衷於「吃」。
面對日本近年吹起台灣旅遊風,但書籍幾乎都是日本人撰寫,市面上較少看見由台灣人推薦的觀光書,2人因此聯手,以台灣人視角推薦美食店家,正確傳達出本土食物的魅力。
圖/鼎泰豐小籠包。張智傑攝。
而漫畫家AKRU透過巧手繪製內容,也並非一味布教,而是嶄新地加入基於文化不同而產生的感想或延伸思考,例如日本人對台灣的觀察與視角、日本人覺得台灣不可思議的點、讓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日本等。
「日本人對台灣人吃飯不喝酒感到疑問,但台灣其實就有熱炒文化!」
「餃子已是主食,再配上米飯不覺得奇怪嗎?」
「夜市到處都是下酒菜,卻為什麼沒賣酒?」
「日本人對台灣年輕人不吃鹹豆漿超訝異,豆腐是日本人喜愛的食材,但台灣道地鹹豆漿似乎只有高年齡族群在吃。」
「臭豆腐與納豆都屬發酵製品,不少台灣人能吃臭豆腐卻無法接受納豆,也有許多愛吃納豆的日本人無法接受臭豆腐。」
圖/台灣小吃臭豆腐。取自Pixabay。
不僅如此,AKRU在製作前期,還特地蒐羅台灣美食,在網路開放問卷調查,請大家提供店家。未料提及美食,很快就聚集800多位網友熱情回饋,讓她備受熱力感染,親自與竹中式子展開一年調查、走訪、親嚐的台北美食探訪之旅,從早餐到宵夜、吃飽吃好。
然而別說日本人了,其實臭豆腐連年都榮登外國人最怕的台式美食冠軍,過去就有YouTube頻道「Stopkiddinstudio」推出影音《外國人最怕的十大台灣食物》,內容親自找來外國人現身說法,直呼以下10種台灣食物讓他們難以下嚥。
第1名 臭豆腐
法國人 -「每次聞到味道我就想吐。」
韓國人 -「真的很噁心。」
英國人 -「我嘗試吃2次臭豆腐,就算是用烤的,我一吃也馬上受不了吐痰,然後立刻咬炸雞。」
第2名 鴨血
德國人 -「有點噁心。」
白俄羅斯人 -「放在湯裡,看起來像暗紅色的果凍,真的很噁心又奇怪。」
第3名 雞腳
法國人 -「我第一次吃的時候嚇到,沒想到真的吃雞一整隻腳,外觀看起來很噁心,骨頭很不方便,味道不太好。」
第4名 蚵仔麵線
中國人 -「我覺得它有點腥,味道又有一點偏淡,然後麵線黏黏的,不是很爽口。」
第5名 豬血糕
泰國人 -「吃起來真的不好吃,不是它的味道,而是放到嘴裡時口感很怪。」
第6名 豬腳
美國人 -「想到有腳在湯裡、碗裡,我就感到害怕或有點奇怪。」
第7名 麻糬
荷蘭人 -「口感有點像黏土,讓人吃得很辛苦。」
第8名 冬瓜茶
澳洲人 -「因為喝了以後有點苦。」
第9名 蚵仔煎
澳洲人 -「把牡蠣、各種貝類放在蛋餅裡,好噁心。」
第10名 豆漿
印度人 - 「就是不喜歡。」
即使是介紹台灣美食,AKRU也在其中學習到台灣人習以為常背後隱含的細節,如美食由來,都需再經考察與研究,像是漫畫中談到,玉米軟硬度與顏色有關係、烤玉米是用什麼樣的玉米等,都是過往民眾品嘗時不會注意到的冷知識。
另外,連住在台灣20年,曾主持節目《食尚玩家》的日籍藝人「大谷夢多」,在看完《呷飽未?阿米與美菜樂食記》後,都大讚意猶未盡,感覺像喝了一杯濃烈、風味十足的Espresso,並稱自己本來對台灣美食的理解程度不低,直到看到這本蘊含更多「台灣人意見」的漫畫,才知道什麼叫在地人不可不知、外國人值得一吃的真正台式美味。
圖/蓋亞文化、原動力文化提供。
本觀點文參考自蓋亞文化、原動力文化出版《呷飽未?阿米與美菜樂食記》資料,非該書作者立場。
作者介紹|AKRU
台北人,漫畫、插畫自由創作者。著有《柯普雷的翅膀》《北城百畫帖》第一、二部、《十色千景 AKRU ART WORKS》等作品。
企劃簡介|竹中式子
編輯。在日本出版社近15年,曾編輯過漫畫跟男性雜誌。目前住在台北,經常在IG @shishizizi 上介紹台灣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