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科技產品日益更新,人手一機已是常態,即使走進宜人舒適的咖啡館,低頭族也隨處可見,「人與人的交流」似乎早已被「人與機器的交流」取代。
一間咖啡館的存在,其實蘊藏一股「神祕力量」,那就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搶救淡薄的人情味!
無論是在地創業、長照關懷、育兒交流、社區再造、地產地銷等面向,「社群咖啡館」除提供咖啡給愛好者酌飲外,更大功能在凝聚人群、團結力量,持續且具體的推動社區意識或議題,提升現代社會日益缺乏的人情味,讓不同族群的消費者,皆能在鄰近社區找到休憩場所。
近年來日本和台灣皆積極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在地創生」的浪潮,更因少子化、高齡化等因素開始在台灣萌芽。長其致力於「在地創生」推廣的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認為,要重新讓人與人、人與地串連,找回風土滋味、地域魅力,其行動及實踐關鍵,還是在「人」。
圖/港南台小鎮咖啡館入口。齊藤保先生認為,社群咖啡館不只是提供一杯香醇可口的咖啡,還兼具公益性質。時報出版提供。
林承毅指出,作者齋藤保先生撰寫的《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一書中,「港南台 town café」的案例讓我們見識到「改變往往就從一個人開始」。
10多年前,齋藤保就是這樣懷抱夢想與信念,投入開拓「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空間,如今社群咖啡館的概念與模式,已擴散到日本許多角落,而這些點,猶如是隱藏區域中的關係催化劑,聚集不同年齡層,展開多樣性的活動。
你絕對想不到,一間咖啡館可以串起整個社區的老少,讓親子有舒適的互動場所,不用擔心孩子吵鬧,影響鄰桌客人,同時長者也能不覺得孤獨,因為所有老少都在充滿咖啡香的空間裡相伴。
如此,齋藤保創立日本「港南台城市咖啡館」已邁向第15年,說到「社群咖啡館」的特色,他認為有別一般連鎖咖啡店或時尚咖啡廳,並表示「不僅要能獨立經營,還要非常重視所謂的公益性質,以及民營獨有的精彩課程,這些都是社群咖啡館的魅力之一」。
另外齋藤保還強調,「社群咖啡館」的功能性,不是只提供一般咖啡,而是透過各種課程、講座活動,打造一個讓社區男女老少皆可互動的平台。
圖/《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時報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開一間鼓勵交流的社群咖啡館》,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齋藤保
株式會社e-town董事長、橫濱社群咖啡館網絡代表。1968年於富山縣福野町(現為南砺市)出生。2002年於橫濱市創業,經營地區資訊網路e-town與設計事業,同時在2005年提出「從cafe開始的有趣造鎮活動」口號,經營「港南台小鎮咖啡館」。
為推動在地團體、市民參加型的造鎮活動四處奔波後,齋藤保2007年開始擔任社群咖啡館社群生意支援事業製作人,在橫濱及全日本四處支援社群咖啡館的經營,也以地域製作人的身分推動「cafe達人」,展開人才發掘與培育事業。
目前,齋藤保擔任總務省地域力創造顧問、社群生意顧問/協調師、造鎮網絡橫濱共同代表、區域管理組織鹿島田DAYS幹事。
譯者簡介|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曾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譯有《東京歷史不思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