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柯文哲在臉書發佈貼文、影片,描述一個愛貓人與貓咪的天堂,愛與重生的故事。話鋒一轉,柯文哲提及自己某日走進「貓咪也瘋狂公益協會」盤腿而坐,一隻親人的橘貓就這樣慢慢湊近,接著爬到他腿上窩著,一臉很舒服的模樣。看到此幕,柯文哲直覺該橘貓應是某人從小養大,後來才驚覺牠沒有耳朵,尾巴少了一截,曾是猛獸級流浪貓。
接著柯文哲指出,雖然不知道該橘子貓在街頭經歷過什麼,但協會給牠取了一個名字,叫「大頭黃」,還說牠被收容時尾骨外露、雙耳潰爛,防衛心很重,非常懼怕人類,還會無預警攻擊,把協會裡的人搞到送急診,所幸大頭黃後來在協會悉心照顧下,逐漸成為友善大使。
語畢,柯文哲鼓勵愛貓人士來協會領養貓咪外,也提到協會創辦人Davis與黃泓康獸醫師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建立一個充滿陽光、歡笑的大型貓咪療癒農場和貓咪慈善醫院。
因此柯文哲認為,理想中的動物之家,絕不能只是一間「收容所」,而是一個能照顧動物權益、促進動保教育、提升認養率的環境,無奈在台北要找到空間足夠又友善的地方實屬不易。
圖/取自台北市長臉書/柯文哲。
日前台北副市長黃珊珊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對此議題表示,目前動物之家選址有2、3處,後續會請教專家相關問題,如地點鄰近台北市木柵動物園的話,如何妥善處理共同傳染病等威脅,以保障園內的動物安全。
另一方面,新的動物之家除收容空間外,關於生命教育等空間運用,也會盡可能容納進去。而台北市政府也將9月訂為「動物保護月」,理念取自「狗」的台語發音與「9」相近,加上 9月份涵蓋9月9日「台灣狗節」、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因此在10月2日前,台北市政府推出一系列活動,包含犬貓認養等,希望提升民眾動保意識,讓台北市裡,無論是家裡的寵物、流浪或野生的動物都能和市民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