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東京奧運,如臨大敵

歐國盃萬人觀戰釀新疫情!非辦不可的運動賽事有何苦衷?

歐國盃萬人觀戰釀新疫情!非辦不可的運動賽事有何苦衷? 取自UEFA EURO 2020 FB。
作者:陳布萊
日期:2021-07-07

延期一年的歐洲國家盃足球賽(Euro 2020),目前正在英國倫敦的溫布利球場進行最後的四強賽、冠軍賽,英格蘭成為本屆奪冠大熱門,讓球迷瘋狂。然而大量球迷進場觀戰,卻也造成新冠病毒傳播。歐國盃賽事分散在歐洲不同國家舉辦,但這些熱情球迷造訪過的城市,如義大利羅馬、俄羅斯聖彼得堡和西班牙,確診人數直線上升,俄羅斯6日更創下單日染疫死亡最高的紀錄。除了歐國盃,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也已箭在弦上。為什麼寧願冒著疫情風險,運動賽事也非辦不可?

新冠肺炎在2019年底、2020年初開始爆發,各國政府紛紛祭出防疫警戒手段,在嚴格的管制下,經濟活動受到直接衝擊。而仰賴觀眾進場支持的職業運動賽事,幾乎是受創最嚴重的產業之一。

進入21世紀後,職業聯賽已是動輒牽涉到2、30億美元經濟規模的龐大個體,同時也衍生出許多附加產業,一旦停賽,不只球團老闆、球員要成收入損失,引發的周邊效應絕對牽連甚廣。

以國人熟知的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美國職籃(NBA)為例,正常情況下單一場館都可容納上萬人。但在疫情衝擊下,復賽初期只能閉館開打,上萬座席了無人煙,只能用立牌、電子加油聲替代,雖然是一種新鮮體驗,但對老闆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而職業運動是「有打有錢拿」的運作模式,因此雖然疫情延燒,但美國職棒、職籃不等施打疫苗普及便陸續進行複賽,以防「病死之前先被餓死」。此次東京奧運會堅決舉辦,最大考量莫過於經濟成本。

Unsplash by Wade Austin Ellis。圖/Unsplash by Wade Austin Ellis。

停賽虧損超過30億,MLB、NBA絞盡腦汁復賽止損

考量賽制、賽程階段,美國職棒、美國職籃在防疫作法上也有相當大的不同。在2020年時,職棒賽季尚未開打,因此選擇閉門復賽;而當時職籃賽季進入尾聲,每隊僅剩不到20場就要進入季後賽,最終選擇在佛州的迪士尼樂園以「隔離泡泡」方式,整個賽季壓縮在2個月內結束。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2019年美國職棒由華盛頓國民隊在10月收下世界大賽冠軍,在開心慶祝的同時,疫情悄悄在美國本土蔓延。2020年1月21日,美國宣布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案例,在3月10日確診個案數破千、3月17日蔓延全美50州,接著3月19日確診數破萬,疫情全面爆發。

依照過往大聯盟的時程,10月賽季結束後,預計在隔年3月左右開季,但2020年賽季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除春訓全面取消外,原訂於3月26日進行開幕戰,一口氣延期4個月到7月23日,過程中一度以「無限期延期」為前題進行商討。這年球季一隊只進行60場比賽,和過去162場相比大大縮水,重創球團收入。

而例行賽進入到後半段的NBA,當時正好碰上美國疫情醞釀到爆發的階段,不得不在3月11日宣布全面停賽。經過討論聯盟與球團、球員達成共識後,在7月31日於佛州迪士尼樂園以「隔離泡泡」方式復賽。

 Unsplash by Ramiro Pianarosa。圖/ Unsplash by Ramiro Pianarosa。

所謂的「隔離泡泡」,其實就是集中隔離,透過嚴格管制進出方式確保隔絕病毒。當時NBA把22支參加復賽的球隊,全部安排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迪士尼世界,344名球員加上後勤的工作人員,經篩檢、隔離後確定為陰性,接著便在迪士尼樂園一口氣待上2個月。

老闆收入、球員生計不能斷,職業聯賽冒風險複賽

儘管只有不到10%的球員有抗體,但美國職棒、美國職籃仍決定復賽,最大關鍵莫過於球團收入、球員生計問題。在球團立場,畢竟就算少了現場買票入場支持的觀眾,但只要有比賽、有轉播,仍有廣告收益可進帳;而球員部分,沒有比賽意味著沒有收入,考量每年有約4成選手領底薪,並非每個人都能撐過一年沒有比賽的陣痛期。

而此波疫情也加速的運動產業轉型,如今在高速網路加持下,球迷在螢幕前能做的不單單是收看轉播,還包含現場即時互動、實境體驗等。幾乎可以說,此次疫情讓職業運動的數位和線上商業模式趨向成熟。

東奧慘成最貴奧運,「以錢生錢」目標變成本回收

原訂在2020年登場的東京奧運,幾乎是歷年來「最衰」的奧運賽事之一。日本在2013幸運抽中主辦權,在投入大量成本準備賽事前置規劃,至今最少已經投入75億美元的事前成本。而根據國際奧會估計,延後到2021年7月舉辦的東京奧運,成本將達到為154億美元規模,已是歷來最貴奧運。

根據日本政府規劃,目前計畫只開放容量7分之1的觀眾入場,若疫情擴大甚至可能全面取消觀眾入場,完全沒有了往年奧運的熱鬧輝煌。讓事前預估會有8億美元的門票收入,幾乎泡湯。更不用說周邊龐大的觀光效益,幾乎全部歸零。

此次東京奧運在新冠肺炎影響下,註定難以獲利,「以錢生錢」的獲利模式不再,只能盡可能回收成本避免慘賠。

取自Tokyo2020 FB。圖/取自Tokyo2020 FB。

根據日本野村研究所的評估研究,若停辦東京奧運,日本經濟受到的影響將損失超過160億美元;但若堅持舉辦導致疫情擴大,再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經濟損失將是難以估計的大。儘管日本國內有近8成民眾反對舉辦奧運,但日本政府態度堅定。

歐國盃釀新一波感染,東奧如何戰勝疫情?

近來如火如荼舉辦的歐洲國家杯足球賽,在防疫上可能是最直接的反面教材。儘管歐洲已經施打超過2億劑的疫苗,但歐國盃幾乎不設限的開放觀眾入場,各主辦城市的防疫措施不一致,仍導致疫情再度蔓延,各國幾乎每日都有近千人確診,結果爆發新一波疫情。確診數上升也讓歐洲足協總會(UEFA)成為眾矢之的,德國內政部長傑霍夫更砲轟UEFA極度不負責任,為了商業利益不顧人命,上萬球迷入場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也讓歐洲解封可能性蒙塵。

然而東京奧運祭出嚴格的人流管制,會場開放最多1萬人入場觀賽、觀禮,連外國參賽隊伍的隨行人員也嚴格限制在10萬人以下,無非就是希望能在防疫與賽事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日本政府的這把豪賭,讓東奧不再只是一場比賽,而是如何戰勝疫情的一種新模式。

👉加入城市學FB官方帳號,即時追蹤最更多城市議題!

關鍵字:國際觀點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巴黎市容崩壞網PO垃圾照狂罵!政府推8大措施整頓
走過封城六個月的盧森堡,如何開放餐廳同時兼顧防疫?
疫情期間增加了多少環境污染?歐盟一次性塑膠報告出爐
陳布萊

陳布萊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