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在日前爆出印度變種病毒感染事件。6月6日一對祖孫自秘魯返國,2人在6月11日經基因定序後,發現帶有印度Delta變種病毒,但在居家檢疫期間已經將病毒傳給同住者,並且一路向外擴散造成一共14人的群聚,當中有10人確認為印度變異株,值得注意的是案14734果農,尚未找出明確感染源。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為此,指揮中心不敢大意,隨即針對枋山鄉的善餘村和楓港村進行大規模採檢,從6月24日到6月29日共篩檢3967人,有1人快篩陽性後PCR檢驗呈陰性,另有781人等待PCR報告中;有確診者足跡的枋寮醫院也持續停診,全院消毒。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看還沒看出來Delta印度變異株擴散跡象,但還是無法大意。至於後續作為,陳說,雖然其他國家圍堵疫情的重點是擴大採檢,找出隱藏病人,但屏東現階段防疫重點是隔離,確保疫情不會往外擴。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自2019年新冠肺炎從中國武漢爆發後,迅速蔓延全球,同時也因為地理環境的差異,出現突變種病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正式的命名,新冠肺炎至今累積了4種變種,分別為英國(Alpha)、南非(Beta)、巴西(Gamma)以及印度(Delta),都是以發現地為根據,在全球超過10國以上造成大量傳播。
英國變種病毒株正是重創台灣防疫防線元凶,相信大家不陌生,而這次的印度變種病毒危險性更勝以往,至少已經在全球74個國家被發現,且還在迅速蔓延中。
Delta變種病毒自印度出現後,迅速傳播到澳洲、英國等。其中,英國近期已有效控制Alpha變種,預計在7月時全面解封;雖然在5月時就有發現印度變種病毒,但當時感染率並不高,英國政府評估仍在控制之下。沒想到,印度變種病毒在6月時突然大量傳播,讓英國政府的解封計畫不得不喊卡。
印度變種病毒在英國有多嚴重?截至6月26日為止,英國有84%的人口至少接種一劑疫苗,但最新一周的統計,英國新增3萬5204例印度變種病毒確診個案。
圖/Flickr by Number 10。
根據研究,英國變種病毒的確診者,平均可以達到「1傳4」,印度變種病毒則進一步達到「1傳6」規模。此外,印度變種的症狀主要症以上呼吸道為主,目前歸納出的3大徵召「發燒、咳嗽、喉嚨痛」,與尋常感冒無異,且不會有嗅味喪失問題,更難察覺。
更可怕的是,過去防疫多以施打疫苗最為最終手段,然而印度變種病毒的傳播力強,在英國、以色列都出現接種疫苗者還是面臨感染的問題。儘管疫苗依然可避免重症發生,但光是有高機率呈現輕症,就足以改變全球現行的防疫應對作為。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HE)的分析報告顯示,完整接種2劑輝瑞(Pfizer)& BNT疫苗,對原始新冠肺炎的防護力為95%,只打1劑則為52%;但面對印度變種病毒,打完2劑的防護力掉到88%,1劑則為33%。
由於印度變種病毒有更強的傳播力、更難以察覺的徵兆,因此勢必要有新的作為。各國政府都擔心,印度變種病毒將是下一個改變疫情的病毒株。
而台灣要如何防範印度變種病毒?現階段首要目標是確保感染傳播鏈封鎖在最小範圍內,避免擴大,接著再回頭到邊境管制,執行更嚴格的入境採檢措施,才能避免更多的感染者入境。
面對各界的呼籲,指揮中心也調整邊境管制作為,自國外入境者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隔離,並在14天解隔離期滿之前,進行PCR篩檢,陰性才可出關。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另外,指揮中心也列出巴西、印度、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孟加拉等7個高風險國家,特別提升防疫層級,入境到集中隔離場所前,需先進行PCR採檢,隔離期滿14天結束前,再進行一次PCR採檢,陰性才可出關。
而邊境管制等於源頭管理,但提高疫苗的接種率仍是當務之急,也是應對新冠肺炎的最好辦法;施打疫苗後,雖然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不會確診,但能大大降低重症機率,減少病毒但傷害。有鑑於英國超過8成國人已施打1劑疫苗,但仍無法有效抵擋傳染,台灣目前連1成都不到,疫苗接種率才是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