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30年前?這家店專修老電器,唱片機、留聲機甚至黑膠唱盤

回到30年前?這家店專修老電器,唱片機、留聲機甚至黑膠唱盤
作者:太報
日期:2021-01-14

若只看照片,你可能會以為這些是某古董玩家的收藏。你可能不相信,這間專修30以上老電器的「信和電機行」,老闆阿全其實是30歲不到的年輕人,為何鍾情於老電器,他笑說:「也許我心裡住著一位老靈魂吧! 

開一間充滿懷舊氛圍的電器行,阿全表示是誤打誤撞,「我家三代都是開電器行,雖然目前從事燈光音響工程,但從小耳濡目染,可說是在電器堆中長大的孩子,不知不覺也迷上。」

從個人興趣到開店,提早實現退休計劃  

受疫情影響,許多活動被迫取消,阿全閒得發慌,就把倉庫裡古董搬出來整理,左鄰右舍經過看到,竟有人回家把老電器帶來修。

朋友建議他乾脆開店,「於是我把放燈光音響器材的倉庫重新整理,原本開店是退休後回宜蘭老家的計劃,沒想到提早30年實現,仔細想想覺得自己很幸運。」

信和電機行老闆阿全年僅不到30歲。圖/信和電機行老闆阿全年僅不到30歲。

「信和電機行」隱藏在中壢後車站不起眼的巷弄,沒有固定營業時間,網路上的資料也有限,全靠著口耳相傳,「燈光音響還是我的主業,等景氣復甦後就會開始忙,現階段沒特別宣傳,我人盡量都待在店裡,幫街坊鄰居維修老電器,也有人大老遠開車來。」

隨著網路與連鎖賣場興起,傳統電器行逐漸勢微,阿全遇過最多情況是,老人家抱著收音機來修,他們並非買不起新的,而是不想再學新的機器,通常只要更換小零件就好。阿全笑說自己是服務鄉里,收費很隨意,只要不是太複雜的維修,頂多收個幾百塊意思意思。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每件老古董背後,都有一段迷人的故事 

走進店內,四處可見年代久遠的老古董,包括:留聲機、老式唱片機、真空管音響、黑膠唱盤機等,有的看起來彷彿經歷半世紀,有的明顯可見無法修復。

「早期台灣經濟起飛時,蘇澳水泥場薪水給的蠻高的,但過去沒什麼休閒娛樂,工人領到薪水不知道要買什麼,但特別愛買卡匣式卡拉OK伴唱機,妙的是通常他們連機器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但都很乾脆先付訂金,最近我才剛修復好幾台,這些在當年都是最新科技。」

阿全還遇過老伯伯想買黑膠唱盤,但不敢讓老婆知道,自己先帶捲尺來店裡量尺寸,某天等老婆出門買菜,再趕快到店裡把機器搬回家偷藏起來,然後過好一陣子,再假裝從櫃子裡找到,自導自演一齣好戲。

修久了,每樣電器信手捻來都是故事。

「某個下午我剛修復一台60年的留聲機,播放一張老唱片測試時,突然有位年近90的阿公走進來,告訴我這是他年輕最愛的歌,聽著聽著開始跟著旋律哼唱,彷彿把他帶回從前。」看著阿公滿足的表情,他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店內隨處可見年代久遠的老古董,有留聲機、老式唱片機、真空管音響、黑膠唱盤機。圖/店內隨處可見年代久遠的老古董,有留聲機、老式唱片機、真空管音響、黑膠唱盤機。

說到底,信和電機行想傳達什麼精神呢?

阿全認為:「其實老電器很耐用,加上以前的人提倡節檢美德,東西壞掉不會輕易丟,我覺得維修跟做人處世很像,與人相處難免產生磨擦,就像電器用久了發生故障,但只要用心,都可以修復,從中找回美好的回憶。」

本文轉載自 2020.12.25「太報」,撰稿:李宗唐。

關鍵字:人物軟實力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老屋顏二人組踏遍全台,喚回那些年的「鐵窗花」美感
雲林椬梧的「鐵花窗」,藏著92歲阿嬤的柑仔店故事
「書籍修復師」職人陳炳宏,修最多次的竟是這本?
搶救那些年的復古美學!台灣花磚博物館與時間賽跑
太報

太報

為有情人物發聲、讓社會更有溫度。 運用年輕世代擅長的工具、創意的對話方式,分享有趣的話題、詳實的資訊、多元的觀點,帶給大家更貼近生活的報導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