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修復師」職人陳炳宏,修最多次的竟是這本?

「書籍修復師」職人陳炳宏,修最多次的竟是這本? 書籍修復師陳炳宏。圖片來源:IG_pingukohara
作者:太報
日期:2020-09-23

走進書籍修復師陳炳宏的「琴葉古本屋X麻生製本」,店裡架上多是破損、脫頁,狀況不好的待修書,工作台上擺著各種黏合劑、針線、刀具和筆刷,另外一頭則擺放動漫人物、文學小說等各式二手書和親製手工書,很親民。 

陳炳宏是台灣少數民間書籍修復師,經手的不是國寶級古書,而是存在委託人家中有感情的書籍,好比說他修最多的是聖經,翻開內頁都是委託人多年來寫下的註釋和翻閱的痕跡。

他修的不只是書籍,還有委託人珍貴的記憶,他謙虛認為自己能力有限,如果把在國家圖書館譬喻成大醫院;那他這便是小診所。

動漫底的工藝職人,用手邊素材為客戶修補記憶 

陳炳宏是半路出家的書籍修復師,他喜歡畫畫、也愛動漫,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後,做機台、徵信社等工作支持興趣,漫畫作品雖然得過一次新人獎,但無法支持生活。

「琴葉古本屋x麻生製本」空間明亮,招喚愛書的人們快快進門找寶物。圖片來源:IG_pingukohara圖/「琴葉古本屋x麻生製本」空間明亮,招喚愛書的人們快快進門找寶物。圖片來源:IG_pingukohara

有次,他看到日本職人為委託人修復學生時代的字典送給女兒,除佩服精湛手藝,他也想被叫一聲大師。於是開始自學,找國內外專業書籍研究,練習做手工書,也把家裡舊書都修遍,「我修過爸媽50年前的結婚證書。」

而他修復成功的第一本,是他最喜歡的電玩遊戲《零》攻略,把嚴重脫頁部分整理起來,重新上膠、裝幀,彷彿幫垂危隊友點了復活藥水,做完很有成就感。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不過,修書過程很繁複,必須先瞭解委託人想修復到什麼階段和預算,才能開始構思,最後才動手。而且,每次打開書都有不同驚喜,書頁夾著不知是誰的皮屑、蟲卵、照片等,讓每本書變得很生動、有趣,似能窺見主人生活。

此外,還必須有耐心,有時光是除膠就耗時好幾天,尤其膠帶對書的破壞力很強,可能耗費幾天才能去除。書況不好還得燙平書頁,有時一燙就是幾百頁,完全急不得。

店裡有許多有趣文本,帶著掏寶心情來把別人的記憶帶回家。圖片來源:IG_pingukohara圖/店裡有許多有趣文本,帶著掏寶心情來把別人的記憶帶回家。圖片來源:IG_pingukohara

例如,他曾用飲料杯的紙染成與修書相近的顏色補起來,天馬行空的做法,效果意外地好。如是割裂,就用纖維紙代替膠帶黏合,黏著之後再撕下來,或為了清潔發霉的書紙,他用中藥湯熬成去霉清潔劑,耗費多月才完成。

賣二手書賺錢有限,陳炳宏主要收入來源是修書,不過因為書況複雜程度不一,如果時間拉得長,每個月整修數量有限,其實賺得不多,也買不起厲害的修復機器,不過他依舊沉浸在工作檯上,從書堆中找尋樂趣。

本文轉載自2020.05.27「太報」,撰稿:陳玠婷。

關鍵字:美學產業重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重慶南路成為商旅重鎮 北市傳奇書街只剩回憶?
訴說台灣故事的「皮」塑作品,連比爾蓋茲都讚嘆!
不只藍眼淚,馬祖還有最北書店、鹿兒島、老酒巧克力
太報

太報

為有情人物發聲、讓社會更有溫度。 運用年輕世代擅長的工具、創意的對話方式,分享有趣的話題、詳實的資訊、多元的觀點,帶給大家更貼近生活的報導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