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致力提升勞參率,但主計總處最新人力運用調查發現2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中,因家庭經濟尚可,不須外出工作,或是照顧負擔、做家事;甚至是健康不良或傷病、年紀較大(含退休)等原因,無就業意願而不願就業,成為非勞動力的人數總計有302.5萬人。
進一步觀察,因背負家中老小的照顧責任,無就業意願未進入職場的非勞動力人數多達43.5萬人。在「照顧負擔」當中,因「需要照顧年滿65歲年長家屬」無就業意願、不願就業而成為非勞動力的人數及比率均走揚,近3年人數從13萬人左右增至15萬人,比率也從107年的4.26%,升至109年的5.07%。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坦言,這反映人口老化確實對勞動力造成影響。這樣的情形未來可能更嚴峻,國發會最新發布的人口推估報告指出,隨著人口結構老化,國人將面對社會扶養負擔加重的挑戰。
以中推估為例,2020年每4.1名有生產能力者(20至64歲)負擔1名老年人口,到2030年減少為每2.5名生產者負擔1名老年人口,2040年更下滑至每1.9名生產者負擔1名老人。
陳惠欣分析,人口結構改變不是立即的,但少子高齡化對勞動市場影響逐漸浮現,政府希望擴充勞動力,掌握處在工作年齡卻沒有投入職場的原因,政策才能對症下藥。
本文轉載自2021.1.4「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