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率先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個資運用成話題

台北率先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個資運用成話題 圖片由台北市政府資訊局提供
作者:中央社
日期:2020-12-08

台北市政府7日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將討論資安問題、資料使用的收費機制等,市長柯文哲表示,個資如何保護及在數位化經濟活絡上,要有專門機構來管理。 

台北市政府舉辦資料治理委員會成立記者會,柯文哲表示在府內成立大數據中心,其他企業或政府部分要使用北市府擁有的資料時,就有更專一的窗口來應對,更有效管理資料。

針對媒體詢問相關資料是免費提供商業使用或營利,以及如何防止駭客入侵等問題,柯文哲說這也是委員會要討論的一點,便是資料用在公益跟產業獲利該如何建立收費機制,「都是短期內要解決的題目」。

資訊局長呂新科表示,大數據中心在跨局處整合資料的過程裡,相關整合、授權、禁用的標準規範,包括通過去識別化達到資料留用的安全;此外,市府內部運用注重資料程式治理、外部則面向未來數位經濟,屬加值運用。如何擬定對外開放資料達到數位化經濟活絡及保護民眾個資,這部分平衡是未來重點。

資料治理委員會成立記者會。圖片由台北市政府資訊局提供圖/資料治理委員會成立記者會。圖片由台北市政府資訊局提供

法務局長袁秀慧則說,未來會審酌資料提供的必要性來做審酌,以最低侵害比例為原則,「在風險上的控管,是我們這小組成立的最大目的」,未來會有個標準,提供給需要資料運用的相關單位。

對於媒體詢問民眾可調什麼資料一事,副秘書長陳志銘表示,目前政府資料可開放的都已經開放,「接下來要走到深水區,已經可能涉及個資部分」,個資該不該被開放、如何開放、如何去識別化等,都是委員會要去討論的。

陳志銘說,若涉及個資的資料要被開放做加值運用,會先提案進委員會,法務局、資訊局及研考會首長會討論案件是否成立,接著審查資料,並邀集14位府外委員、相關局處討論開放程度,大會確認通過才開放。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至於中資及外國人能否申請商業使用資料,陳志銘回應,對開放沒有特別去限制,「因為一開放就是代表大家都看得到」,會確保說資料開放是安全的,才敢這樣做,若不安全,不管對國內、國外都不開放。

本文轉載自2020.12.7「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關鍵字:趨勢智慧政府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5G翻城市】前政務委員蔡玉玲:5G來得很快,政府跟不上怎麼辦?
【5G翻城市】從「智慧路燈」開始,天龍國要用5G讓城市變聰明
【5G翻城市】5G時代來臨,你具備「運算思維」嗎?
球迷們有福了!5G + AIoT 將攜手打造「智慧球場」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面對數位時代的挑戰,期待運用創新科技,開創大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