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資訊局長呂新科:5G時代的政府要更積極!

【5G翻城市】從「智慧路燈」開始,天龍國要用5G讓城市變聰明

【5G翻城市】從「智慧路燈」開始,天龍國要用5G讓城市變聰明
作者:高宜凡
攝影:池孟諭
日期:2020-03-23

喊了多年還在天上飄、一直讓大家苦等的5G,未來該怎麼落地?在台灣,首都台北市擁有最多行政資源,也是廠商爭相搶進的熱門市場。為什麼5G會跟地方政府有關?關鍵就在基地台的建置!台北市資訊局要怎麼帶領「天龍國」邁向5G新時代?請跟著《城市學》採訪團隊一起了解。

外界譽為全台首善之都、鄉民口中的「天龍國」,台北市幾乎擁有全國最好的施政資源和網路建設。若從民國62年籌設電腦中心開始算起,台北市的資訊化過程已有近半世紀歷史,也早在2015年成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TPMO),從催生公共Wi-Fi、廣納民眾意見的i-Voting、到近年屢獲肯定的智慧城市獎項,他們還有什麼需要加強的?面對廠商磨刀霍霍衝5G,台北市不是躺著等就好了嗎?

抱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來到呈現簡約俐落風、彷如設計師辦公室的台北市資訊局。去年一月才上任、認為自己在公部門還算「菜鳥」的局長呂新科,正是這座城市邁向5G時代的關鍵舵手。

從「智慧路燈」做起,幫5G盡快落地 

擁有專業資管學歷(台大資管所博士)的呂新科,已在學術圈和實務界歷練逾20年。最近因應疫情發燒,他剛協同人事處和研考會替市府規劃「居家」和「分區」遠距辦公模式,完成多次跨局處視訊會議和系統演練。真有需要,員工便可在家透過虛擬私有網路(VPN)登入市府內網辦公。

台北市的智慧城市實施成果常在國際舞台露臉,圖為去年九月韓國舉辦的「世界智慧城市展World Smart City Expo」。(圖片取自台北市資訊局)圖/台北市的智慧城市實施成果常在國際舞台露臉,圖為去年九月韓國舉辦的「世界智慧城市展World Smart City Expo」。(圖片取自台北市資訊局)

這兩年5G喊得震天價響,台北市的腳步也沒落後,半年前便攜手「遠傳電信」及「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在內湖建置全台第一個5G開放試驗場域,讓廠商實驗可能的應用和服務構想。

過去的4G基地台,大多位於民間建築內,無須公部門介入。然而,往後的5G基礎建設必須仰賴電線桿、路燈、交通號誌等遍佈城市的公共設施。而被廠商視為一級戰場的台北市,近期便和國內主要電信商陸續接洽,希望盡早訂出一套5G基地台的管理規範和通用規格。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儘管從組織劃分上看,「路燈」歸工務局管,「交通號誌」的主管機關則是交通局,但台北市已經成立一個先導計畫,加速推動5G所需的基礎建設。

❝「從4G跨入5G,政府應該扮演更重要的主動協助角色!」呂新科強調。❞

5G需要的大量基地台和基礎建設,往後極可能透過「智慧路燈」搭載。(圖片取自台北市政府)圖/5G需要的大量基地台和基礎建設,往後極可能透過「智慧路燈」搭載。(圖片取自台北市政府)

事實上,台北市在兩年前就推出台灣第一座「智慧路燈」(Intelligent street lamp),讓傳統路燈除了照明,更添加物聯網LoRa Gateway、PM2.5及環境感測、安全警示、車流與人流計算、訊息推播等諸多功能。未來的5G時代,智慧路燈將扮演更吃重角色,成為廠商「共桿共箱」、普及網絡服務的重要媒介。

可是,要路燈完成這麼多任務,該如何重新設計?才能相容不同產品的規格?並滿足訊號傳輸、電力供應、防風抗震等諸多需求?台北市境內現有兩萬多個電信業基地台,以後又要怎麼規劃、分配?才能讓民眾享有最佳的5G品質,同時讓業界覺得技術可行、且成本足以負擔?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對焦民眾需求,鍛鍊市府的「數位大腦」

除了技術障礙待克服,如何滿足市民挑剔的胃口?更讓人傷腦筋。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去年聯合發表的「2019 IMD智慧城市指數」(IMD Smart City Index 2019),台北市已被評為第七名,不僅在亞洲僅次於全球榜首的新加坡,更領先許多國際大城市。36項調查指標裡的醫療資源、預約掛號、環保回收、線上購票等方面,均獲得相當肯定。

即便已有這番成績,呂新科還是認為,「如何做到讓民眾有感?並且對焦到他們的需求?才是最難的!」此外,市府內的跨部門溝通與資源整合,更是實務推動上的挑戰。

2019年底的資訊月展覽,資訊局就在會場進行「有感智慧生活在台北」問卷調查,發現民眾未來最期待的四大領域分別是:智慧社宅(41.3%)、智慧交通(40.1%)、智慧醫療(35.2%)、智慧支付(30.6%),這些市民最想看見的應用,就是市府規劃5G相關政策的方向。

❝「一定要跟實際需求對焦,否則智慧城市可做的東西太多了!」呂新科直言。❞

過去幾年累積了不錯的智慧城市推動成果,台北市希望未來透過5G更加對焦市民的需求。圖/過去幾年累積了不錯的智慧城市推動成果,台北市希望未來透過5G更加對焦市民的需求。

今後,資訊局打算聚焦:安防、建築、交通、教育、健康、環境、經濟等七大面向,讓各局處按其業務範疇和服務痛點出題,再邀請民間團體和專業企業加入、分別提出「場域驗證計畫」(Proof of Concept),官民攜手一起找解決方案。

進入公部門這一年來,他發現:「一個都市面臨的問題,背後其實有很複雜的結構跟交叉影響的變因,」比方民眾最討厭的空氣污染,表面看似「環保」問題,應對策略卻可能要從「交通」開始,而為解決交通問題,又可能要從「建築」領域著手。到最後,很多解決方案皆須跨部會合作推動,因為彼此掌管業務不僅高度關聯、也環環相扣。

對此,資訊局打算投入1200萬元打造「大數據中心」,設法讓各局處的資料彼此溝通、彙整,用專業分析輔助決策判斷,鍛鍊台北市的「數位大腦」變得更聰明。不這麼做的話,久而久之,只會看到各部會老是端出反射性的政策手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僅難以解決城市面臨的挑戰,更可能慢慢拖垮競爭力。

說到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被稱為「天龍國」的台北市,在5G這條路也是走得如履薄冰啊!

跨入公部門才一年多的呂新科,肩負帶領台北市邁向5G時代的重要任務。圖/跨入公部門才一年多的呂新科,肩負帶領台北市邁向5G時代的重要任務。

訪談結束前,聊到台北市最近遭遇的兩難。遍佈全市、由警察局管轄的1.6萬座監視器接近使用年限,正評估是否重新採購或建置。不少長官跟同僚都跑來問資訊局:要不要乾脆跳躍式地升級到5G智慧安防系統?呂新科苦笑,考量公部門的採購程序和科技發展階段,這決定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你到底要用最先進的?還是用最穩定的?」5G真的很紅,但有些事,還是要冷靜思考。

關鍵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5G翻城市】5G時代來臨,你具備「運算思維」嗎?
【5G翻城市】未來想像滿天飛,各國怎麼說5G?
Youbike2.0今天試辦上路!台北市推動會順利嗎?
高宜凡

高宜凡

沈浸傳統產業、經營管理 丶環保、能源、氣候、CSR(企業社會責任)等路線超過10年,多次執行國際報導及越洋專題,採訪足跡遍及兩岸、日本、東南亞、德國、英國、法國、瑞士、丹麥、馬拉威等地,並於2009~2016年擔任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專案負責人,目前處於傳統平面雜誌和網路社群平台之間的迷離空間,尋求媒體數位轉型過程的一線曙光。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