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騎過共享電動機車嗎?租比買可能更划算

你騎過共享電動機車嗎?租比買可能更划算 WeMo Scooter威摩科技執行長吳昕霈。黃菁慧攝
作者:林鳳琪
日期:2020-11-09

「我最近把摩托車賣掉了,平常只有上、下班會騎,現在共享電動機車到處都有,很方便呀。」上班族Mindy發現,最近身邊不少親友也跟她一樣,開始使用共享交通運具。

剛從歐洲搬回台北,從事科技業的劉先生雖然有兩個小孩,但完全不想買車,平日他習慣搭乘捷運,到不了的地方就騎共享機車,假日全家出遊就開iRent共享汽車。「開車的話,公司、住家都得租停車位,保養費也很驚人。」他指出,現在共享很熱門,以前下班把共享機車停在樓下,隔天上班還能騎同一輛,現在沒有早點出門,根本搶不到車。

台北市智慧城市辦公室主任李鎮宇分析,多數私人交通工具平均每天使用約一小時,換算下來效能僅4%,其他時間就是停著。買輛車還得租兩個停車位,效益其實很差。

WeMo Scooter威摩科技執行長吳昕霈剛回台時也有同樣疑問,「台灣摩托車特別多,人口才2000萬,就有1400萬輛摩托車,但大部分時間都停著不動。」雖然有YouBike,但氣候潮濕炎熱,不像歐洲,共享自行車能當成接駁大眾運輸工具的「最後一哩路」。

林鳳琪整理圖/林鳳琪整理

WeMo〉從北往南拓點,每天周轉率逾6次 

想打造共享移動平台的他,研究整整一年,做足功課,決定推出共享電動機車,「機車聯網成本太高,團隊好不容易開發出『智能黑盒子』,可智慧管理車輛,結果去各大機車廠提案,沒有一家想理我們。」

吳昕霈回憶,好不容易找到車廠合作,也說服台北市,結果又發生「oBike之亂」,他苦笑說,「那段時間,我們超級超級低調,對外都不敢說我們要做共享。」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初期,WeMo僅鎖定市中心投放車輛,吳昕霈承認,「錯的很離譜,既然選擇騎機車,移動距離就不會這麼短,」要夠多、夠方便,消費者才會改變習慣,「但很痛苦,一直砸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翻轉。」

對照現況,每天周轉率6次以上,更順利拓展到南部,吳昕霈對台灣的未來移動變革充滿信心,「讓交通工具更有效率,只是我們想解決的其中一個問題。」

他指著大螢幕上密密麻麻的紅點與綠點,「這能馬上看到所有的騎乘現況,透過車上的感測器,可判斷是否發生交通意外,即時提供使用者更貼心服務,例如幫忙打給119,或找人支援,甚至通知附近車輛有事故,建議改道。」

在吳昕霈眼中,這不只是共享機車,而是有無限可能的智能盒子。台哥大就找上WeMo合作調查空氣品質。「這系統可裝在機車,也可裝在其他移動載具,重點是怎麼管理跟使用。」剛完成A輪投資,吳昕霈看好東南亞跟台灣一樣機車族多,都會需要台灣的經驗。

Go Share〉運具結合觀光,帶動偏鄉旅遊

然而,共享機車到郊區甚至偏鄉,還能派上用場?事實上,近來,新北市就找上共享機車業者Go Share聯手打造「青春山海線」,希望解決偏鄉交通的移動挑戰,更希望藉低碳觀光,帶動偏鄉旅遊經濟。

平常去金山最怕塞車,好不容易到了,為了停車位,得等一個小時,現在,可以搭大眾運輸到淡水,騎著GoShare去金山逛老街,還能接著騎去北海岸。

Go Share是另一套受歡迎的共享電動機車系統。圖/Go Share是另一套受歡迎的共享電動機車系統。

「這是很棒的創意。在偏鄉,把共享機車當成公共運輸網絡,比起設公車網絡,成本更省,機動性更高,更有效率,」Gogoro集團產品長彭明義說。

李鎮宇透露,雖然現在政府規劃的公共運輸網絡,只納入了自行車,「智慧二輪確實是好的解方,歐洲現在電動自行車很普及,台灣也可思考把共享電動機車納進公共運輸,來解決城市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

關鍵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雙北請看看!巴黎共享單車Vélib'那些年演過的肥皂劇
六都交通滿意度誰最低?結果是南部的這座城市!
車位也能共享?USPACE教大家當包租公!
林鳳琪

林鳳琪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