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擁擠的台北市找停車位,無疑是駕駛人的共同夢靨。根據交通部2016年統計,台北市的駕駛人平均要花12.8分鐘才能找到停車位,近一成甚至要花超過30分鐘才找得到。
不過,平常駕駛尋覓的以公有或商用停車位為主,如果私人車位也能停呢?
以台北市來說,有超過七成都是私人車位,而且多半呈現無人使用的閒置狀態。看準供需兩端都有痛點,開始有業者把腦筋動到私人車位上,訴求共享概念的「悠勢科技」(USPACE),便以智慧地鎖加App管理,鼓勵有閒置車位的人當小包租公,也幫助駕駛更好找車位,創造雙贏。
成立於2016年的USPACE,是目前台灣停車位和會員數最多的車位共享平台,吸引超過1500個停車點位加入,已成功累積逾十萬次媒合,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住的大樓都加入了共享行列,駕駛只要在App上預約,就能到現場解除地鎖、停放愛車。
對車位主來說,平時把車開走,閒置的車位無疑是種浪費,加入平台後就可以當小包租公,先付4900元押金,再自訂停車費率,即能與平台七三分帳,停車價格細到以「分」計費,並根據地段有不同價格。據悠勢科技統計,平均每個車位約能創造2200元營收,在熱門地段甚至可以破萬。新穎的解決方案,先後吸引台大、嘟嘟房和台北市部分公宅成為合作伙伴。
最令人訝異的是,停車場民營龍頭之一的嘟嘟房,怎會與有競爭關係的新秀業者合作?USPACE創辦人宋捷仁解釋,嘟嘟房有許多繳月租的客戶,很多時候車位空著也是浪費。加入平台後,不但有地鎖方便管理,也能增加額外收入。
雖然業務會用數據談合作,初期開發車位以台北市的違規拖吊熱點為主。但並非每次合作都很順利。由於共享概念抽象又新穎,且難以找到車位擁有者,業務談合作不時碰一鼻子灰,更有高達七成機會被「洗臉」,如市政府附近一處熱門車位,就一直找不到關鍵人,花了六個月才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談成。
共享概念雖好,但實際運作仍有一些問題。比方,智慧地鎖需要手機以「藍芽」連線解鎖,再者,有時駕駛停在狹窄路段操作,容易造成後方堵塞,也會引起抱怨。
宋捷仁坦言,過去因技術限制,藍芽解鎖的確耗時。近期他們在中華電信的協助下,將地鎖更換為以IoT技術為底的新型晶片,才慢慢克服解鎖太慢的問題。
不久前,他們獲得中華電信與PChome旗下「基石創投」的青睞,兩家企業將協助提供技術支援與資金。其實這些投資者看中的不只是車位共享,而是更遠大的目標:物聯網與大數據!正緊鑼密鼓籌備5G和物聯網的中華電信,自然不會錯過「車聯網」商機。而悠勢遍布各地的智慧車鎖,便是他們發展車聯網的「通路」之一。此外,USPACE也善用平台累積的使用數據,透過分析、找到值得投資的潛力車位。
觀察共享經濟發展趨勢,宋捷仁認為未來將是大者恆大。如今,USPACE平台每月平均增加70個車位,期待2022年累積3萬個共享車位,創造收益之餘,也能解決城市交通問題。
針對明年的東京奧運,悠勢也打算將技術與服務擴及日本。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就會看到這個源自台灣的共享平台,在海外的停車位上陸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