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你愛吃的那些日本中華料理,竟是「台灣製造」的?

你愛吃的那些日本中華料理,竟是「台灣製造」的? 尾道拉麵。圖片取自尾道観光協会臉書,ononavi.jp
作者:書中城市
日期:2020-10-22

日前我拜訪了廣島縣的尾道市,是為了參加「島波海道」(Shimanami Kaido)兩年一度的國際自行車大賽。島波海道是連結廣島縣和愛媛縣的高速公路,長達70公里,沿途可欣賞到坐落於瀨戶內海的小島美景,也是日本唯一封閉高速公路所進行的自行車盛事。 

提到尾道,馳名全國的就是「尾道拉麵」。我一抵達車站,就趕往站前的有名拉麵店「谷」。正好是中午11點的開店時間,但店裡已經快客滿了,有一半顧客都是從外地來的自行車騎士。我點了拉麵,以醬油為底的湯頭上面懸浮著豬背脂(豬的背部脂肪)。

使用豬背脂增加香氣風味,是尾道拉麵的特色之一,甚至因此在日本全國打響知名度。口感滑順的平打麵條與醬油湯頭十分搭配,醬油的甘醇和油脂的香氣融為一體,濃郁的湯頭味道也是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對於吃膩單純的醬油拉麵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啊!

日本廣島縣的尾道市,是一個港口都市。圖片取自尾道観光協会臉書,ononavi.jp圖/日本廣島縣的尾道市,是一個港口都市。圖片取自尾道観光協会臉書,ononavi.jp

現在去超商,幾乎都有販售「尾道拉麵」口味的泡麵。即使在東京或大阪等都會區,也看得到不少主打尾道拉麵的店。到尾道旅遊,很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衝著尾道拉麵來的吧!­

其實,尾道拉麵的發明者是台灣人。在尾道,有間創業於昭和22年(1947年)的中華料理店「朱華園」。來自台灣的朱阿俊從擺拉麵攤起家,當地人稱為「朱桑的店」,很受歡迎。

對不少市民而言,朱桑的拉麵是從小吃到大的懷念滋味。­朱桑過世後,由與日本妻子之間生的兒子繼承衣缽。據說他為了更接近父親的味道,常造訪台灣,體驗台灣的味道。­

日本的中華料理已經和日本人的飲食生活密不可分。在日本,根據統計,中華料理店的數目僅次於和食店。­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但是,以「中華」這個名稱來看,日本人容易與「中國」連結在一起,實際上中華料理在日本的發展進程裡面,台灣人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有一些從戰前就居住在日本的台灣人,在戰後也留在日本,他們成功在中華料理的世界裡獲得一席之地。­

尾道市。圖片取自尾道観光協会臉書,ononavi.jp圖/尾道市。圖片取自尾道観光協会臉書,ononavi.jp

代表例子就是讓「杯麵」成為世界熱銷商品的日清食品創立者—安藤百福(吳百福),他來自嘉義朴子。NHK晨間劇播放的《萬福》(日文為まんぷく)就是講述安藤的成功故事,有很高的收視率。

還有,到大阪出差的人經常購買的伴手禮裡面,最受歡迎的「蓬萊」肉包也是來自嘉義的羅邦強創立的,他在戰後民不聊生的廢墟裡,開了一間中華料理店,也賣肉包,成了日本全國皆知的品牌。­

另外,人氣高漲的名古屋特產「台灣拉麵」,是源自於中華料理店「味仙」。台灣人的郭明優從台南擔仔麵得到靈感,將絞肉經過辣味調理後,放在拉麵上頭,研發出台灣沒有的台灣拉麵,而且成為名古屋的招牌料理。­

原本是從中國大陸傳至日本的拉麵,融合了台灣的味道,經過不斷的失敗與嘗試的結果,開發出符合日本人口味的拉麵,於是這種混雜(hybrid)「日台中」三要素的美食應運而生。這些生存在日本與中國夾縫中的台灣人,確實為日本的飲食文化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我一邊吃著好美味的尾道拉麵,一邊感謝美味背後的台灣人。

本文節錄自《看見不一樣的日本》,時報出版。圖/本文節錄自《看見不一樣的日本》,時報出版。

關鍵字:投書觀光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東京知名的歌舞伎町,竟是台灣人之城!
暢銷日片《神隱少女》,真是以九份為場景?
【魚夫專欄】來說一風堂的一號店
書中城市

書中城市

城市中的迷途小編,介紹各種和城市主題有關的實用書訊。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