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的日常、就是最好醫療,法國打造中世紀風「阿茲海默村」

舒適的日常、就是最好醫療,法國打造中世紀風「阿茲海默村」 有如中世紀小鎮搬的中央廣場設計,具有減少迷失方向感的作用。The Village Landais Alzheimer官網
作者:50+
日期:2020-09-19

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截至2019年,台灣約有28萬失智症人口,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除了藥物與醫療外,還有什麼方法可能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生活與照顧?法國於2020年3月正式營運的「阿茲海默村」,提供患者一個無壓力的舒適環境,而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治療。 

位在法國南部朗德省(Landes)達克斯市(Dax)的「阿茲海默村」(The Village Landais Alzheimer),建造靈感來自荷蘭的「侯格威村」(De Hogeweyk),共同點是從外觀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一般的醫院或是療養設施,而像是一個尋常的美麗小鎮。

裡面,沒有穿著白袍的醫師,他們不被稱病人或患者,而是「村民」。

法國阿茲海默村設計圖,占地寬闊且有大量綠地。圖/法國阿茲海默村設計圖,占地寬闊且有大量綠地。

仿中世紀城鎮,化解失智症汙名 

這座阿茲海默村園區占地約5公頃,有4區主要建築,預計可容納120位住戶,並有120位穿著便服的工作人員及120位志工進駐。由擅長設計醫療健康設施的丹麥建築事務所 NORD Architects 操刀設計。

他們不以時下流行的當代建築風格,採用當地傳統風格與形式打造,並採用像是中世紀城鎮的古典設計:一座位於園區中央的廣場,四周則以建築圍繞,這樣的設計,也有讓人不容易迷路,並加強方向感、視覺記憶的效果。

廣場包含有餐廳、圖書館、開放式劇場、便利商店和理髮廳。作為社交聚會場所,擁有完善生活機能。每區建築將包括4棟館舍,每棟可入住7~8人,既能保有隱私,也盡可能維持入住者原有的生活習慣,並開放與家人同住。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對於喜愛園藝以及大自然的人而言,這裡的環境更是理想:在共享的庭園與農場中,他們可以親手種植各式蔬菜,這裡甚至有一座小小的牧場。廣闊的庭園與綠地,也提供了許多散步、休憩與欣賞美景的角落。

隨處可見的綠地和花園,讓人心情更放鬆。圖/隨處可見的綠地和花園,讓人心情更放鬆。

另外一個讓這裡與眾不同的設計,則是大量招募志工,成為阿茲海默村內的工作人員。透過志工制度所需的教育訓練,有助於讓更多人對於阿茲海默症有正確的理解與認識。

在正式開幕之後,志工除了負責園區內的日常事務,也會帶領著村民在園區內進行各種活動,甚至可以陪伴著他們在外從事各種休閒娛樂,讓這裡更像是一座真正的社區,也提高了村內居住者與鄰近居民的互動。

面對失智症,生活即是最好治療

波爾多大學醫院教授 Jean-François Dartigues 表示:「在這個村莊,他們可以保有活力、且有尊嚴的生活。可照常購物、上理髮廳,到酒吧喝一杯或進劇院看表演,享受各種樂趣。我認為這是效果極佳的療法。」 

計畫推動者──前法國國會議員及省委員會議長 Henri Emmanuelli 則指出:「我們面臨的問題和許多地方一樣,就是安養設施數量有限。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負荷私人機構,或在家請看護的費用。」這樣嶄新概念的設施,可從源頭改善伴隨老化而來的疾病。

在工作人員陪伴下,入住者可進行各種休閒活動。圖/在工作人員陪伴下,入住者可進行各種休閒活動。

目前法國每年平均增加15萬名失智患者,若阿茲海默村計畫成功,這種模式也可在其他地區複製。主導高齡政策的國務秘書 Laurence Rossignol 也表達支持,「讓失智症患者維持熟悉的生活方式、持續與家人互動,可能是我們面對這種疾病的全新態度。」

本文經50+ FiftyPlus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https://50plus.cwgv.com.tw/articles/17435

關鍵字:觀點多元包容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屏東竹田西勢村 全台首座樂智園區
3萬多失智人口!高雄成立首處「失智症照顧專區」
向旁人說「嗨」的長椅閒聊運動,讓英國長者更開心!
50+

50+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50+」生活誌(FiftyPlus)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成立,台灣第一個專屬50歲前後世代的新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提供國內外創新、高品質老後生活的方案與活動,顛覆你對老後的思考!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