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太陽大、氣溫高,想讓身體涼快些,開冷氣是最快方式。但常吹冷氣,不但耗電,還可能引發副作用,如皮膚乾燥、喉嚨痛。
所以,想清涼度過夏天,不能只靠冷氣,搭配更省能、健康的方式自然降溫,效果更顯著。而關鍵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隔熱措施。綠適居協會秘書長譚海韻指出,從外殼下手,針對窗戶、牆壁、屋頂3個重點做改造,擋掉太陽帶來的熱能,是最有效隔熱方式。
夏天不想被太陽曬昏頭,可以挑選材質比較厚的窗簾布,降低透光度。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專任副教授李魁鵬指出,當透光度降低,感受到的熱度,自然比較少。
若想兼顧採光,則須挑選透光度適中的產品,避免窗簾一拉起來,整個空間都暗下來。此外,面向窗戶外側那一面的窗簾布料,可挑選帶有反射塗料效果的材質。一般而言,表面塗料愈白,反射陽光的性能愈好。
圖/高溫成常態,室內有效降溫才不會讓電費破表。
一般而言,窗簾多半掛在室內,也就是窗戶內側,這屬於「內遮陽」。若想有效降低室內溫度,需要做「外遮陽」,才能趁陽光跑進室內之前,隔絕多數熱能。
外遮陽該怎麼做?如果是陽台,可把百葉窗簾、植物等掛在窗戶外。或直接在陽台曬衣服,也是種方法。如是一般窗戶,窗戶外面可能會有雨遮,在雨遮下方掛竹簾或農業用黑網(記得綁緊),同樣能達到隔熱的效果。
若打算重新裝修房子,可趁此機會考慮做雙層窗。亦即在原本的窗戶內側,再做一層新的窗戶,接著在兩層窗戶中間,安裝百葉窗簾。
碰上夏天大太陽,可打開外層窗戶散熱,同時拉下百頁窗簾,反射太陽光。
把書櫃或衣櫃挪到想降溫的牆壁,比如西曬那面牆,可以稍微隔絕牆壁的熱度。
如打算裝修,可考慮做雙層牆,即在原來的牆壁內側,加做一層3公分左右板子,並在兩面牆中間放隔熱材。如此不僅夏天可以隔熱,冬天也能保溫,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頂樓直接受到陽光曝曬,氣溫相對高。想隔絕熱能,在屋頂塗隔熱漆,通常可降溫約3至5度。由於白色反射太陽的效果最好,所以隔熱漆通常是白色。
需留意的是,台灣的環境,灰塵量多半很大,當灰塵累積到一定程度,隔熱漆不再潔白,隔熱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若是斜屋頂,可考慮擦隔熱漆。斜屋頂相對不易累積灰塵,有灰塵也較容易被雨水沖刷。但若你家是平屋頂,由於容易累積灰塵,塗隔熱漆的效益可能不大。
平屋頂想隔熱,可以考慮鋪小碎石。譚海韻解釋,石頭多半呈不規則狀,石頭和石頭之間有很多空隙。因此,雖然太陽照射下來,石頭會很燙,但相對的,熱空氣也會很快散開。
如果不常有人上屋頂走動,可以直接在屋頂鋪滿碎石,每顆石頭直徑約2、3公分,整體碎石厚度約10公分。
電風扇該放哪裡,才能愈吹愈涼快?李魁鵬指出,答案跟室內外溫度有關。
當室外氣溫比室內低,可把電風扇放在窗戶旁,讓風扇對著裡面吹,引進室外冷空氣。相反的,當室外氣溫高,可把電風扇放在離窗戶比較遠的位置,並且讓風扇面向室外,對著窗戶方向吹,避免引進室外的熱空氣。
如果開冷氣,可以把電風扇放在冷氣出風口下方,增加周邊空氣對流,提高冷氣的效能。
圖/如何替水泥叢林裡的建築降溫?成為每年夏季的熱門話題。(攝影:張智傑)
除了電風扇,天花板牆壁的吊扇,也是家庭中常見的電器。不過,若是使用方式錯誤,也可能愈吹愈熱。比如位在頂樓的房間,靠近天花板的位置,也就是空氣上方,白天可能比地板還要熱。此時,如果開啟吊扇,把熱空氣往下吹,恐怕會更熱。
譚海韻建議,選購能調整風向、具6種轉速的吊扇。當夏季天花板溫度比地板高,可把吊扇風向設定成反轉(扇葉順時針),把相對涼爽的空氣往上送。如果空間挑高,上(天花板)下(地板)溫差比較大,就不適合使用吊扇上下攪動,而應直接排除熱氣,並隔絕上方輻射熱源。即上方裝排氣扇,直接將熱氣抽走,下方加裝壁扇或立扇。
到了冬天,由於冷空氣下降,暖空氣上升,若沒有其他輔助器具,比如電暖氣,地板溫度通常會比天花板低。這時候,可把風向設定成正轉(扇葉逆時針),開最慢的轉速,把上方相對溫暖的空氣往下吹。
冷氣用久了,總覺得好像不太涼嗎?定期清洗濾網,或許有幫助。
李魁鵬解釋,冷氣機的冷空氣,遇到室溫中的熱空氣,會產生凝結水。凝結水容易導致灰塵附著在濾網上面,間接堵住冷氣出風口。同樣的,室外機的散熱孔,也容易卡髒東西。一旦堵住,就無法幫助室外壓縮機散熱。
因此,冷氣室內外機應定期清洗。若居住在落塵量大的區域,至少一年清洗一次,較能確保冷氣效能。且安裝冷氣時,室外機散熱處應保留20公分,才能有效散熱。
不只家電,選對日用品也能讓夏天更涼爽,比如每天都用得到的寢具。
很多人會在夏天換成草蓆、竹蓆或新穎的涼感床墊,真的有效嗎?逢甲大學紡織與材料工業研究中心主任鄭國彬解釋,涼感床墊是用涼感紗做的,材料熱傳導係數較大,積存在床墊、被子的熱量,相對比較小,所以容易感覺涼爽。傳統竹蓆表面光滑,含水率約13%,躺在竹蓆上,自然會覺得很涼爽。
圖/對抗2020炎夏高溫,你準備好了嗎?
但請留意,要是把竹蓆放在大太陽底下,反而會愈躺愈熱。中國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教授賴秋君分析,草蓆透氣性佳,但因使用長長的纖維編織而成,容易斷裂,刺到身體。也因為是天然植物做成的,容易附著小蟲子。
竹蓆則是使用竹片編織成,涼爽性比草蓆好。缺點是用久了,表面會變黑。若放在彈簧床上,人睡下去,跟著凹陷,容易夾到頭髮或皮膚。想避免這些缺點,可挑選改良過的竹蓆,特色是使用立體的蜂巢編織法,不僅摸起來更柔軟,也有容易散熱、透氣度佳的特性。
本文經50+ FiftyPlus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https://50plus.cwgv.com.tw/articles/1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