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廢棄校舍轉開人氣餐廳、水族館!台灣卻當鬼屋在探險?

日本廢棄校舍轉開人氣餐廳、水族館!台灣卻當鬼屋在探險? 廢校重生的「安田侃彫刻美術館」(圖片取自臉書)
作者:高宜凡
日期:2020-07-02

根據教育部統計至2019年底資料,台灣共有22所廢校亟需活化。而廢棄校園的用途,多半是拆除、歸還土地、當里民活動中心及社區集會場所。若以「廢棄學校」為關鍵字搜尋,你會找到很多網友揪團去鬼屋跟廢墟探險的資訊。人去樓空的校園建築,難道只能這樣嗎?

回想一下,你最近是不是看到愈來愈多學校招生不順、瀕臨倒閉,或者老舊校舍難以維護、只能任期閒置的新聞了。

這副景象,正是快速少子化的台灣,無法逃避的必然未來。

北海道的荒廢小學,化身人氣餐廳及糕點工廠

可是,比台灣還早遇到類似衝擊的日本,卻不是這番局面。

他們不斷想方設法,把廢棄校舍變成藝術展覽空間、博物館、水族館、工廠、甚至高檔餐廳,替沒落的邊陲城鎮帶回可觀人潮與就業機會。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最新例子是 NHK 報導的北海道中部村落,過去以農業起家的上士幌町,半世紀前曾有1.3萬人口,如今下滑至5000人左右,當地的7所小學陸續關閉。一旦只有3名老師和4名學生的「糠平小學」在今年三月關閉,整個上士幌町就只剩下一所小學。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你以為學校關了就沒事嗎?當地政府估算,每間廢校每年還得支出3000美金的維護及清潔費,不但造成財政負擔,也容易在地方上衍生治安問題。設法替這些公共空間找到新的用途,才是解決之道。

利用廢校改造的人氣鐵板燒餐廳 Tobachi,還登上米其林美食指南。 圖片取自該店臉書圖/利用廢校改造的人氣鐵板燒餐廳 Tobachi,還登上米其林美食指南。 圖片取自該店臉書

2014年,上士幌町把一所廢校出租、改裝成鐵板燒餐廳 Tobachi,不僅吸引大批遊客遠道而來,甚至登上「米其林」指南,為當地政府打了一劑強心針,看到廢校活化的可能性。

之後,便有家糕點製造商租下另一處閒置校區,將其改建為食品工廠。從三重縣過來投資的「十勝製果」營業本部長關山隆夫直說,「學校建築不但結構堅固,改造成本也不高,所以很快就決定承租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處由廢棄校舍活化的新據點,並非單純租用建築空間而已,他們都善用了上士幌町既有的農牧業資源,如牛肉、乳品、大麥等,也為這個人口外流的小鎮,帶來額外的財務活水和就業機會。

安田侃彫刻美術館善用校園原有的戶外美景。(圖片取自臉書)圖/安田侃彫刻美術館善用校園原有的戶外美景。(圖片取自臉書)

從北到南大翻轉,變藝術公園、還能當水族館

上士幌町並非特例,同樣在北海道、距札幌不遠的美唄市,以前曾是繁榮的煤礦聚落,人口一度超過9萬。之後隨著產業型態的轉變,居民不斷外移,境內也出現許多閒置校舍。

在雕刻家安田侃的號召下,當地一所廢棄的「舊榮小學」改造成雕刻藝術公園「安田侃彫刻美術館」(Arte Piazza Bibai),把昔日的教室跟禮堂,化為開闊的展覽空間,而戶外大片的綠地和森林美景,則是藝術作品與自然美景融合的最佳示範。

其實,不少文青熟知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也常在廢棄校園舉辦展覽,或做為藝文團隊的創作空間。

日本不少廢校都轉做藝術展演空間,有效發揮校園建築的開闊特性。 圖片取自 安田侃彫刻美術館 臉書圖/日本不少廢校都轉做藝術展演空間,有效發揮校園建築的開闊特性。 圖片取自 安田侃彫刻美術館 臉書

除了開餐廳、工廠、美術館之外,日本人還有更狂的創意,就是把廢校變成水族館!

位於四國南端的高知縣室戶市,有所靠海的「椎名小學」從2005年開始被棄用,直到2018年才找到活化用途,而且直接命名為「室戶廢校水族館」(Muroto Schoolhouse Aquarium),不但跟外界清楚交代它的前世今生,更成了當地最新的熱門景點,去年累積遊客量已突破25萬大關。

以前讓小朋友戲水的游泳池,如今成為魚兒悠遊的天地,而且一樣充滿孩子們的笑聲。

開幕僅兩年的「室戶廢校水族館」。圖片取自官網圖/開幕僅兩年的「室戶廢校水族館」。圖片取自官網

事實上,少子化的衝擊層面,遠超乎小學。

教育部推估,到了民國111學年(2022),該屆大一新生將跌破20萬人,遇到虎年的117學年(2028),更可能創下歷史新低的16萬人。一旦建物更多、面積更大的大學校園也面臨廢棄,所引發的衝擊勢必更為強烈。

有鑑於此,如何借鏡日本修煉多年的「廢校轉生術」?並且盡快打通不利活化的過時法規?值得當局好好省思。相信除了當鬼屋探險之外,廢校應該還有很多用途。

即將面臨廢校衝擊的台灣,必須趕快做好準備。 攝影:陳應欽圖/即將面臨廢校衝擊的台灣,必須趕快做好準備。 攝影:陳應欽

關鍵字:永續產業重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人口增減「生不如死」!全台241鄉鎮爆死城危機
10年走遍全台逾700座蚊子館,姚瑞中揭發選舉芭樂票亂象
怎麼吸引都市人留下來?日劇《來去岐阜慢活》這樣推鄉村
高宜凡

高宜凡

沈浸傳統產業、經營管理 丶環保、能源、氣候、CSR(企業社會責任)等路線超過10年,多次執行國際報導及越洋專題,採訪足跡遍及兩岸、日本、東南亞、德國、英國、法國、瑞士、丹麥、馬拉威等地,並於2009~2016年擔任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專案負責人,目前處於傳統平面雜誌和網路社群平台之間的迷離空間,尋求媒體數位轉型過程的一線曙光。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