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商店已超越百貨公司!為什麼零售業霸主換人?

便利商店已超越百貨公司!為什麼零售業霸主換人?
作者:經濟日報
攝影:張智傑
日期:2020-05-18

經濟部統計處今(15)日發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今年第1季便利商店營收超越百貨公司,在綜合商品零售業中,營收占比向來居首的百貨公司,今年第1季因受疫情衝擊,營收大幅滑落,占比由2019年的27.9%降至23.6%,落居第二,便利商店則由2019年的26.1%升至27.3%,躍升為第一,成為綜合商品零售業的首要類型。 

此外,統計資料並顯示,便利商店營業額續創新高,2019年營業額達3,316億元。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在綜合商品零售業中,便利商店雖單店營業面積相對小,但商品種類繁多、提供便捷民生服務,向為其經營特色,在業者積極展店下,營業規模日益擴增,根據流通快訊雜誌統計,2006年底便利商店總家數為8,564家,2019年底成長至11,465家,平均每年展店超過200家,為驅動營收成長的重要動能,加上近年持續改裝新型態門市,推出複合店型,強化鮮食、現磨咖啡及現調茶飲等商品,並提供代收包裹等各式服務,以增加來客數及顧客黏著度,營收持續成長。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的最新調查資料顯示,便利商店展店快速,營業額屢創新高,2019年營業額達3,316億元。 經濟部提供圖/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的最新調查資料顯示,便利商店展店快速,營業額屢創新高,2019年營業額達3,316億元。 經濟部提供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1月下旬起,零售業營運大受衝擊,今年第1季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年減0.6%,但便利商店逆勢成長,營業額達847億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5.0%,是少數未受疫情衝擊的零售業。

對此,經濟部統計處表示,便利商店除因家數擴增至11,551家的展店效應外,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民眾減少餐廳外食,就近採購需求擴增,進一步推升營收成長。此外,部分消費管道轉移至網路,使得今年第1季便利商店透過網路銷售的營業額大幅成長25.0%,高於實體通路的增幅4.7%,網路銷售占營收比重亦由0.9%升至1.1%,亦成為挹注營收成長的另一助力。

同時,經濟部統計處也指出,我國便利商店密集度高於日本,低於南韓,全球排名第二。

本文轉載自2020.5.15「經濟日報」,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關鍵字:產業產業脈動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瑞典的製鞋小鎮,怎麼靠藝術策展吸引觀光客?
常被點名「廢站」,捷運小碧潭站有辦法活過來嗎?
一座購物中心打破三魔咒 新竹巨城讓市民超有感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