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政府今天舉行八卦山大佛修復工程開工典禮,王惠美與立委黃秀芳、彰化市長林世賢、財團法人彰化八卦山大佛風景協會董事長張世良等人共同主持開工典禮。
圖/彰化縣歷史建築彰化八卦山大佛歷經流標九次終於發包出去,今天舉行修復工程開工典禮。
王惠美說,八卦山大佛民國50年落成,是很多人的共同回憶,曾有東亞第一大佛美名,也是彰化八景之一,彰化縣政府於91年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在長期在吹風日曬下,大佛也斑駁損壞,並會漏水,縣府爭取文資局補助經費85%共2635萬元,縣府則編列465萬配合款進行修復。
對於八卦山大佛如何修復?顏色是否再調整?各界都有很多意見,彰化縣府文化局長張雀芬表示,此次修復工程以佛身表層塗漆毀損及建物漏水問題為主,大佛色澤將以黑紅色調具金屬平光為原則,亮度深淺以施工時現場調色為主,蓮花座顏色也依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之修復再利用計畫內容,由所有人決定維持金色,藉以延續建物生命並保存文化資產價值。
圖/在地標景點八卦山大佛前合影,是早期許多人的共同回憶。彰化文化局提供
林世賢說,大佛是彰化市地標,水泥和RC結構能修復幾次?未來文資局也可研究是否能以鑄銅或加鑄銅方式取代,或許才能保存永久。
大佛曾於93年進行大佛整修及周邊景觀夜間照明工程,並於99年重新辦理油漆工程,此次修復總工期300天,施工期間也考量後續遊客至大佛周邊的觀光需求,將保留大佛南(左)側為參觀動線,並以大佛北(右)側為施工、物料運輸動線,以求兩者分流達到施工品質與觀光雙贏需求。
圖/大佛建造過程約拍攝於民國49到50年間。彰化文化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2020.3.5「聯合新聞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