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福岡現場直擊,看日本如何讓青年愛上種茶?

九州福岡現場直擊,看日本如何讓青年愛上種茶? 在八女中央大茶園服務的國武玲子,身穿日本傳統服飾,熱情迎接到訪賓客。
作者:張瓊方
攝影:賴永祥
日期:2020-02-13

地方創生成為新顯學,農委會連續多年選拔農村人才,去年底評選出30位台灣農村英雄,一起前往九州福岡參訪,交流台日茶產業發展。本文以八女中央大茶園、星野茶文化館兩地為例,借鏡日本如何復甦傳統農村,讓年輕人也愛上種茶。

日本九州福岡縣的八女市,以一望無際、彷彿無邊的綠海茶園美景聞名。吸引台灣農村領航考察團,特別前往觀摩茶產業的發展。

八女中央大茶園,天皇口碑掛保證

來到八女中央大茶園,主人在一條長凳鋪上紅布,背景是一片綠油油的茶園,身穿日本傳統服飾接待的國武玲子,先唱一段歌謠熱情迎賓。

整齊畫一的美麗茶園裡,豎立著一支支高架扇,引發多數團員好奇。八女營運委員會國武玲子解釋,茶園裡有1200支風扇,作用在除霜,由於新芽剛發時容易霜害,防霜扇從3月開啟,直到採集一番茶(4月底到5月初)為止,將高處暖空氣吹下來融霜,避免新芽凍傷。

位於福岡西南部的八女市,種茶已有600年。當年一位禪師從中國將茶種帶回到黑木町,在這兒落腳扎根。八女能出好茶,仰賴的是優質的土壤、暖和又多雨,及晝夜溫差最大可達15度的氣候環境。

種茶歷史超過600年的八女市,以一望無際的綠海茶園美景聞名。圖/種茶歷史超過600年的八女市,以一望無際的綠海茶園美景聞名。

八女中央大茶園,占地103公頃(約莫東京巨蛋的22倍大),自1969年開始由縣府開發,總開發經費約為5億日圓,當時農家有65戶。而今茶園實際面積為85公頃,有23家製茶工廠,一天約可生產2萬8000公斤的茶青供應批發、零售。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但50年下來,不僅僅茶樹老了,茶農也老了,高齡化的結果,目前工會僅剩19位茶農。採茶工作也早以機器取代,只保留0.2公頃的茶園,每年雇用80位採茶工手工摘採一番茶,作為專業比賽與品茗用茶。

每年在4月底至5月初收成第一批頂級一番茶,玲子說,儲存整個冬季營養的一番茶是最好喝,接下來依次為二番茶、三番茶。

台灣製茶需耗時兩天,八女茶從採收到成茶只需要短短5小時。除了少去台灣製茶繁複的揉捻、發酵等程序,「現在茶的做法與過去不同,以前用罩子罩,現在直接用蒸的,快很多,」玲子解釋。1979年起,八女茶在各種茶展上皆有不錯成績,從2001起至2014年,八女玉露茶獲得多次「農林水產大臣賞」殊榮;並曾獲天皇賞的榮譽肯定。公會在去年又得到安全安心認證,品質受肯定。

星野茶文化館,品茗還能看星星

見證了八女茶園後,團員們接著到車程兩個半小時的星野茶文化館,體驗特色茶餐。

以滿天星星著名、排名日本第四大星空村落的星野村,有「星星的村莊」美譽,將觀星與茶文化連結,打造獨特的農村魅力,是日本63個最美麗村莊聯盟成員之一。

結合觀星與茶文化的星野村。圖/結合觀星與茶文化的星野村。

井上茂美專務理事指出,星野的旗艦產業是茶。因地處山凹,長年溫暖多雲霧,星野孕育出的傳統本玉露茶是全日本單價最高的茶種,年年獲得日本農林大賞頭等獎。頭等獎的茶100公克賣到5萬日圓。

星野茶品質好,日本政府很希望能對外推廣,但傳統本玉露茶以手工摘採,近年日本缺工,一年僅能收15公噸,產量正逐年遞減中。井上茂美指出,玉露生長在中高海的山間,作業相當困難,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高,缺工成為最大的瓶頸,政府雖給予補助,但幫助不大,因此正在思考是否成立公司以確保人手。

看到日本茶鄉普遍缺工的窘境,雲林縣草嶺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劉小貞表示,引動青年回流社區創生發展,台灣做得很成功。黃文詣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苗栗大湖組織的「返青富民聯盟」成員已達460人。

台灣農村引動青年回流的經驗,值得日本參考。

井上茂美專務理事透過陳寶霞(左)的翻譯,介紹星野村將日本排名第四星空與高級玉露茶產業連結的魅力。圖/井上茂美專務理事透過陳寶霞(左)的翻譯,介紹星野村將日本排名第四星空與高級玉露茶產業連結的魅力。

關鍵字:地方產業重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盛產京都宇治的「抹茶之鄉」,自創品牌吸引20萬人潮聖
栗子比人多的的日本笠間市,怎麼對抗東京吸走居民?
日本長島町「鰤魚獎學金」出奇招 拉青年返鄉創熱潮
張瓊方

張瓊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