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專欄】吃麵又吃驚,桃捷美食雞玉錦拉麵

【魚夫專欄】吃麵又吃驚,桃捷美食雞玉錦拉麵
作者:魚夫
攝影:魚夫
日期:2019-11-22

大體來說,日本拉麵三大部份要特別講究,即麵、湯和食材,店家也在這三方面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尋找最令人感動的食材,並且一再強調湯頭的苦心調製,只是特別突顯自家麵條履歷者並不多而已。

日本是米食國家,不過明治維新後,麵包與麵食的需求也急劇增加,1932年日本當局展開「小麥增殖五年計劃」,栽植硬質小麥,不過始終沒有普及,1985年在北海道成功培育出春播小麥「春豐(ハルユタカ)」,這公認是小麥育種的一大突破,但美、加的小麥相比,仍嫌蛋白質含量不足,吸水性略低,1997年,春豐的後繼品種「春よ恋」成功的長出日本人最愛的Q彈口感,乃大受歡迎!

現在台灣是日本拉麵店的一級戰場,以春よ恋小麥粉製麵「自慢」(自豪)的「雞玉錦」拉麵店也在緊臨桃園捷運高鐵桃園站的「華泰名品城」開設來台的一號店,這座Outlet百貨城,不但有美食廣場,更有主題餐廳,如果不趕時間,我總是樂於來這裡當為了一張嘴,跑斷兩條腿的「食道楽」。

雞玉錦的創辦人是秋田縣人遠藤隆史,他小時候就對調理很有興趣,媽媽作飯就黏在旁邊看,小學時代就研究起天婦羅的麵衣處理和油炸聲音的時機,高中畢業,本來想去就讀餐飲學校,但因為家境繳不起他的學費,於是進入公務系統,只做了一年,便因身體因素返回老家,以打零工勉糊口渡日,後來又到靜岡工作兩年,攢了點錢,當時他打零工的弁当店要頂讓,便頂了下來,就這樣又過了7個年頭。

遠藤有位兄長在東京拉麵店工作,最後回來和弟弟一起開業,1994年12月,兄弟找了一家11坪的店,裡面規畫成13席,另有可停3輛車的停車場,因為兄長懂得拉麵的Know-how,所以商賣繁昌,生意鼎盛,但空間實在太小,所以1997年才在秋田縣的大館市找到了一家比較寬敞的店面來開張「錦拉麵」,這家店後來參加日本最大型拉麵大會「東京拉麵秀」,創下連續四年均獲「排隊」(行列)最長的第一名,也是營業販賣碗數量的第一名!

錦拉麵來台,因為商標早被註冊,所以暫名為雞玉錦拉麵,反正他們來台強調的是有別於一般豚骨的雞高湯,而且,日本拉麵來台開支店,最令人詬病的就是許多使用骨粉來沖泡,味道自然要走精了。

【魚夫專欄】吃麵又吃驚,桃捷美食雞玉錦拉麵_img_1桃園捷運裡的雞玉錦拉麵強調麵條來源


然而,這家雞玉錦是讓我有點出乎意料的,舀口湯喝,滋味應不是調味包來的,問了店家,他們說湯頭全在日本精心熬製,冷凍後真空包裝,每周兩回空運來台,保證和日本本地風味無差,原來如此,怪不得食來非常爽口,值得再來。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至於那麵做成細條狀,快煮易熟,且標榜北海道的春よ恋品種,食來果然彈牙,真不令人失望,不過就我所知,聽說遠藤會採用這種麵條,其實是2002年的一次巧遇。

當年春よ恋小麥製作麵條的大批發是掌握在有日本「拉麵之鬼」,也就「支那蕎麥屋」的佐野實的集團裡,2002年,其中的負責人曾來到錦拉麵品嚐,因此情繫千里,遠藤開始採用這種麵條,現在掌管麵條製作的是有30年以上製麵經驗的職人小林良次郎,強調100%在店製作,我看他製麵的影片,透過機器最終平均5秒就做好一團拉麵,當然足以應付各支店的大量需求,這也真是令人吃麵又吃驚了!





關鍵字:旅遊觀光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魚夫專欄】尋找中華商場的美味
【魚夫專欄】來說一風堂的一號店
魚夫

魚夫

漫畫家、評論家、電視台總監、名節目主持人、動畫公司老闆。在將屆半百之年自求隱退,毅然決然離開台北,移民台南,開始樂活人生,尋找新生命。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自1982年至2004年曾任職報紙、廣播、電視台等媒體,已自弘光大學退休,現為台南應用大學榮譽教授。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