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北季風吹起,台灣的秋冬空汙季節又將來臨。但你知道,台灣城市面臨的污染狀況還不是最慘的,在下面這些國際城市,自在呼吸恐怕是種奢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死於空汙的人數多達420萬人;由於家庭暴露於燃油廢氣與爐灶煙霧的死亡人數,也有380萬人;世界上多達91%的人口住在空氣質量低於標準值的地區。世界衛生組織訂定,PM2.5每日平均標準達25µg/m³就應警戒、超過35µg/m³就對健康有害,這些微塵可能來自沙塵、汽車廢氣、工業廢氣、汙染物等。
日前,市調機構IQAir AirVisual公布了2018年空汙指標,以各城市的懸浮微粒為基準,並依據氣候概況和能見度剖析,列出世界空汙最嚴重前100名,除了一座城市位於東歐,其餘全部都在亞洲!
上述名單裡,中國(China)和印度(India)分別有57座和33座。此外,巴基斯坦(Pakistan)有2座,孟加拉(Bangladesh)、阿富汗(Afghanistan)、巴林(Bahrain)、蒙古(Mongolia)、科威特(Kuwait)、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尼泊爾(Nepal)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各1座。
而最嚴重的10座城市,印度就包辦了7座,該國甚至在前33名囊括22座,成了印度當局最頭痛的問題。
以最嚴重的「古爾岡」(Gurugram)為例,它是一座擁有近百萬人口的金融和工業中心,位於新德里西南方約30公里,崛起於1970年,是重要的本土汽車製造重鎮和據點,但基礎建設的落後、毫無管制的排放標準,不斷加劇空汙惡化。
若以新德里為中心,可發現它周邊的衛星城市統統都是高汙染區域,包含東方的加濟阿巴德、南方的法里達巴德、西南方的比瓦迪與東南方的諾伊達等。再加上勒克瑙、帕特納、焦特布爾等大城,整個印度北方根本壟罩在霧霾裡。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空汙每年消耗印度8.5%的國內生產總值,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工業化程度提高,未來勢必進一步加劇此問題。
除了印度,在名單上占據半邊天(57座城市入榜)則是中國,最嚴重的省份以新疆和河北為主。
依排名,中國空汙最嚴重的前十座城市分別是:新疆和田市、新疆喀什市、河北邢台市、河北石家莊市、新疆阿克蘇市、河北邯鄲市、河南安陽市、河北保定市、山西臨汾市、新疆五家渠市。
幅員遼闊、炎熱乾燥的氣候和穩定的融雪水源,讓新疆成為知名的棉花產地,也是中國油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然而,新疆嚴重的沙漠化、水氣蒸發量大和過度放牧等問題,不但使沙塵災害影響全區,空氣品質也跟著變糟。
河北的空汙也是舉世知名,由於此地是中國重要的鋼鐵、煤炭、電力、紡織、石油、航運、汽車等產業重鎮,多年來的經濟發展帶來空汙後遺症,連鄰近的首都北京也深受其害。
好比說,人口高達1100萬的石家莊是河北省省會,霾害普遍壟罩天空,居民在外基本配備一定是口罩。為打擊空汙,河北的唐山市開始要求鋼鐵廠擴大停產、限產,期待從源頭上遏止空汙。
檢視世界前100名的空汙城市,明顯發現大部分都位於開發中國家,證明各國在追求當經濟成長時,也常伴隨環境汙染等嚴重後遺症,連帶影響當地民眾的健康。
當大自然開始反撲,人民也要求好好「爭一口氣」,如何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