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籌改建資金〉信保基金、台銀及土銀等已備妥銀彈

政府金援危老屋重建 每戶最高300萬保證融資

政府金援危老屋重建 每戶最高300萬保證融資 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右)催生都更金融專責單位,並延攬經驗豐富的陳銅溪(左)當活招牌。
作者:廖君雅
攝影:蘇義傑
日期:2019-08-09

危老條例通過後,燃起許多老屋主的重建希望。但從拆屋到起造,費用並不低,一般人根本難負荷,該怎麼辦?

第一,可先尋求政府的信保基金。只要符合內政部危老加速重建獎勵條例,並屬於土地所有權人自主重建(未與建商合建)者,信保基金提供每戶最高九成、300萬元的貸款額度。

第一銀行、中小企銀等 皆推出融資專案

這筆錢其實不夠多,若還需更大筆資金,台灣銀行、台灣中小企銀、第一銀行和土地銀行等,都已推動危老都更融資專案,只要先前房貸繳清,無論屋況多老多危,都可按照新建屋條件核貸。

第一銀行法人金融業務處提供資料表示,和一般房貸不同,重建期間不必還本還息,建物落成後再轉為分戶房貸,再還款,最高甚至可貸全額。此外,民眾也可申請寬限期,利率則依房貸戶個人的信用條件差異。

不過,危老條例雖讓住戶取得自主重建的空間,但住戶也得注意更多細節和潛在風險。如「資金安全」「確保專款專用」及「續建機制」等問題。

擁有20多年都更融資實務經驗的台企銀創新金融專案辦公室主任陳銅溪分享,針對地主自主重建,他的做法是 「撥貸一次到位」,因為一棟建築有不少個人戶,若期間有人發生信用瑕疵、過世,款就撥不下來。

陳銅溪記得2013年的台北市水源路四五期自主更新案,當時有10、20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家列席,他們對他說,每個月只領萬把元津貼,將來還不起貸款。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後來他協助老人家,先用未來將完成的房子貸款,支應興建房子期間的費用,也建議住戶們「以屋換屋」,這個案子完成後,坪數增加三倍,7坪多可以換30坪,每坪市價60、70萬元,順利解決住戶的財務問題,也開啟業界先河。

找建商合建 金融業者可把關

若找建商合建,金融業者也能擔任把關者。新北市板橋區松柏市場附近,有批40年的老舊住宅長年受壁癌、漏水困擾,原本申請簡易都更不果,轉申請危老重建,卻仍有住戶抗拒,最後是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親自出馬,才成功說服對方,順利取得最高40%容積獎勵,今年7月17日已順利開工。

陳銅溪說,過去常有經濟弱勢住戶,信用不足而無力自建,「連幾千塊都遲繳,怎樣借幾千萬來蓋房子?」

他建議,可循內政部《都市更新條例》第三條第7款思考,針對信用不足和信用瑕疵的民眾,協助引進投資者或由政府平台墊付來解決部分資金問題,讓都更不再遙不可及。

關鍵字:政策公共安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只求老厝改建,能跟天上阿爸說「厝蓋好了」
五大難題不解決 老屋改建仍是路遙遙
危老重建推動師找生力軍 金融、營造業挖到新商機
廖君雅

廖君雅

副主編。大學修讀的是新聞和日文,好奇社群的影響力,所以讀了口語傳播。 從業以來主跑最久的是金融,現在接觸更貼近生活的服務業, 認知到全球扁平化,世界的表象變幻很快,但不變的是故事的本質,希望以一己之力, 遊走觀察各個同溫層,找到連結紐帶,好好說故事給大家聽。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